对三伏贴致伤的追问

2019年07月19日 07:24   来源:南方日报   扶青

  “三伏天贴三伏贴”,每年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中医诊室都门庭若市,贴三伏贴的人可谓络绎不绝。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医疗项目,近日却出了大问题。近日,92名儿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完三伏贴后皮肤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部分受伤儿童家属表示,医院在贴药前未作使用指引,要求公布本次三伏贴的药物成分。

  92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超过了接受治疗儿童人数的10%,说明不是偶然现象,需要严肃对待、唤起反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儿童出现的多是皮肤过敏症状,表明三伏贴的物质当中很可能含有致敏源,有关方面应该对该次三伏贴进行精确分析,找到真正的致敏源,便于将来改进制作工艺,提高三伏贴质量。同时,针对部分网友质疑三伏贴疗法的现象,我们必须指出,研判分析的原则是就事论事,既不能借题发挥,也不能若无其事。三伏贴是获得中医理论认可并予以支持的医疗手段,拥有不少成功案例,不宜一竿打死。但三伏贴也不是“万能药”,错误的宣传、不当的疗法,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给中医形象“抹黑”。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三伏贴一个突出问题是夸大宣传,许多家长正是看到医院方面鼓吹提高免疫力,才带小孩去接受治疗。根据中医理论,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但在不少医院的推广过程中,却逐渐演化出“包治百病”的趋势。譬如,此次肇事医院就宣称三伏贴适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免疫功能低下等”。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肆意夸大某一味药、某个方子的疗效,甚至雇佣非专业人员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于2013年专门发布通知,提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

  此外,三伏贴没有标准规范的问题也被暴露出来。因人而治、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思想的体现,但通过该案例,也能看到个别医院不分体质,不分成人儿童,一概使用同一种三伏贴,这是不够科学的做法。不仅如此,不同医院所使用三伏贴的中药成分不同,所贴敷的穴位也不尽相同。这种没有统一标准的疗法,给三伏贴疗效的全面评估也带来了困难。此次受伤儿童家属要求公布药物成分,表面指向的是质量问题,实际拷问的是标准规范问题。要想获得消费者认可,三伏贴必须摆脱医院各自生产的乱象,进行规范的药物剂量配比,实行统一的临床专业培训,让三伏贴尽快实现生产统一、使用统一、评估统一。

  当然也要承认,三伏贴的流行和它所遇到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医的困惑。当前,世界医学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治未病”的理念越来普及,中医遇到了一个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机。但中医能不能火起来,关键还是要在疗效上作文章、下功夫,并且用科学的证据来进行支撑。三伏贴“冬病夏治”,目前更多是基于一些案例和经验,缺乏严谨的因果关系证据链。未来让中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要开放心态、调整策略,使用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让中医更具有说服性。在这个意义上,此次三伏贴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有关方面不回避、不隐瞒,给出公正、公平、科学的调查结论。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