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脱贫非一劳永逸何必急着搞摘帽庆典

2019年07月19日 07:11   来源:红网   胡建兵

  针对当前少数贫困县在落实约束机制方面还存在标准不高、落实不力、执行不严等突出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一律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7月17日 央广网)

  脱贫攻坚战以来,已有半数贫困县脱贫摘帽,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反映良好。今明两年,将进入贫困县脱贫摘帽进入最后冲刺期。一些贫困县摘帽后,有的官员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头脑有点发热,大肆进行炒作,甚至搞庆典等。贫困县摘帽确实是件好事,可喜可贺,但在摘帽之后更需要冷静。贫困县摘帽不易,但如何防止返贫更不易,特别是摘贫之后如何带领全县人民尽快达到小康更难。贫困县摘帽之后,当务之急是要冷静地思考全县下一步如何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时的工作状态,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半数以上的原先的贫困县虽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还有大量的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还有近两万人,大多是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脱贫难度更大。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任务仍很艰巨。虽然本次许多已摘帽的贫困县表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贫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地理环境等原因。脱贫工作中各地“发力”比较大,但摘了“贫困县”帽子之后一旦松了劲,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央要求贫困县摘帽之后不准搞庆典等,就是提醒各地时刻何持清醒的头脑,把带领民众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特别是必须让产业发展起来。要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因地制宜,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一些工业基础较差的县,要发展特色农业,统一组织、管理、销售,创建特色品牌,提供信息、技术、销售链条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要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创新产业链贷款模式,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等,致力于促进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助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转型升级。另外,各地要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好防止返贫的责任追究机制。

  “贫困县摘帽不得搞庆典”使这些已摘帽的县更清醒。脱贫奔小康是项长期的工作,摘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各地要想搞庆祝,等到全县人民都达到了小康也不迟。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