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提升大湾区人才配置效率

2019年07月15日 07:12   来源:广州日报   谌晓舟

  广州市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抓手,作为新形势下发展新引擎,将其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引领新发展的纲。由于特定的制度环境和发展历程,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中心城市”的现状,使得市场资源要素配置与流动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人才要素的流动和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也影响着公共服务效能的发挥。因此,在提升大湾区人才配置效率上,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以创新机制为导向,实现发展动能转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模式的特色就是从“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到“招才引智”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获取“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源红利”过程,现在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转换到依靠“人才红利”转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要义是通过制度创新,克服粤港澳三地体制机制差异,使人才资源作用进一步释放进而获得“创新红利”。着眼推进大湾区互联互通进程,首先应该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市场互联互通。

  二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提供人才创新舞台。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引领人才湾区建设。当今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最大的海港和空港群,珠三角九市拥有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并快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港澳穗深拥有发达的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珠三角拥有强大的科技转化和创新研究能力,这就为形成高端人才聚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产业基础。如果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发挥港澳高校国际化特色和学科优势,和广州高校本土化和市场化优势有机结合,以产业为导向来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机会,这种高端创新人才资源的聚集将产生强大的倍增效应,也必将大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以资格互认为突破口,推进人才市场互联互通。首先可从人才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政策互认着手,参考“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模式,在广东自贸区特殊的人才政策体系框架下开展“一试三证”试点工作,并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实际需求来确定试点的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试点资格互认制度,可先行就会计、审计、工程咨询、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港澳职业资格实行单方认可,许可持证专业人士在大湾区从业,然后推广到双向互认。更重要的是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市场互联互通着手,遵从人才市场运行规律,创新体制机制,让市场在人才流动和作用发挥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以优惠政策为推手,激发创新创业动力。3月14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出台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税负差额进行补贴的办法。这对于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外,应允许和鼓励在大湾区工作的港澳及外籍高端人才,可通过单位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符合相关条件的,鼓励其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大湾区内开展创新活动。财政、税务、科技等部门对大湾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对企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行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纳税政策。循此思路,在人才政策上逐步进行改革,将释放巨大的人才红利。

  五是以降低制度成本为基础,促进人才配置高效化。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法律和体制的差异,在客观上对人才流动形成门槛,成为珠三角地区招才引智的瓶颈。应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视角推进人才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其实,粤港澳大湾区的硬件设施,甚至软件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吸引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条件,现在重要的是要做好粤港澳三地人才政策的衔接,降低人才流动与使用的成本,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六是以改进服务为契机,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一是建立互通互认、共享共建的人才引进、评价、服务体系。可借鉴香港人才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行业协会认证模式的做法,在设立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在出入境、执业资格等方面逐项消除壁垒,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更加自由、高效的人才运行机制。在三地人才往来上,可借鉴海南免签新政的经验,允许境内外人才以旅游、学术交流、创新创业合作等形式免办签证入境并延长停留期限。三是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能,应着力在推进人口流动便利化、推进人才市场配置高效化的公共政策取得进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体制和机制,促使三地人才政策产生互补优化效应。长远看,逐步实现对三地人才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人才市场互联互通,人才公共服务效能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化。

  (作者系广东金融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管理学博士)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