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垃圾分类拉动“新消费”

2019年07月05日 10:40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上班太忙赶不上小区设置的扔垃圾时间,可以找人代扔垃圾;可回收垃圾太多不好处理,可以请人上门回收;家中垃圾不好分类,可以买新的分类垃圾桶……当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新时尚”,垃圾分类也催生了“新消费”。(7月3日新华社)

  垃圾分类“新消费”是市民向自觉自愿实行垃圾分类的过度阶段,有利于更好的推进垃圾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以环保为时尚的消费将会更多的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比如,为了让“垃圾分类”记忆的过程有趣且准确,不少游戏商家早已嗅到了商机。开发出了各种“垃圾分类”的手机游戏寓教于乐。一些具有调侃、戏谑属性的“垃圾分类”周边产品也应运而生,迎合了不少“网生代”和年轻群体的猎奇需求。比如“垃圾分类”网红包被网友购买在评论区评价“背上这个包,我就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

  从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产生的影响来看,厨余垃圾变身染料,塑料垃圾制作运动鞋,垃圾变成艺术品,人们都以消费这些垃圾变来的产品为时尚,也更好地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后垃圾分类时代”,放错了资源会变成更宝贵的财富。

  在鼓励消费的同时,也要引导消费。比如,为了方便处理省下分类投放之麻烦,不少家庭会购买一种安装在家庭下水道处具备粉碎功能的机器居家处理餐厨垃圾。这种看似方便省却分类投放麻烦的机器,却未必受用户所在城市欢迎。很显然,餐厨垃圾变为3-5毫米的细小颗粒,容易沉淀在下水管道中,且餐厨垃圾往往带有油脂,粉碎以后油脂容易凝结黏附在管道内,两种因素叠加,排水管道容易堵塞,沉积堵塞物也容易生成沼气造成隐患,甚至还可能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本。

  而对商家来说,也不要被家庭式分类垃圾桶热销断货、餐厨垃圾粉碎机走红冲昏了头脑,在设计制造各类“神器”时,同时还要考虑到安全和环保的要求。特别是根据精神消费的需求,可考虑把垃圾分类和文创融合起来,开发出更受欢迎的产品。

  而就走在上海、北京、广州后面要先行先试的其他43个试点城市来说,也不妨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倡导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新消费”,比如鼓励市民购买分类垃圾桶,请上海、北京的垃圾分类达人来本地办培训班,招聘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做志愿者,在政府支持下让他们去上海、北京的小区学习垃圾分类等。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