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研究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2019年06月18日 07:22   来源:光明日报   张林

  按语: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集各方面学术力量协同推进,经济思想史研究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支持。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构建完善过程中,经济思想史研究同样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济思想史研究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挖掘历史,把握好三方面资源,解决“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是在总结提炼中国独特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但它的思想史渊源绝非限于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方面资源:“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渊源同样要在这三方面资源中去寻找。要认识到,基于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去寻找其来源,是经济思想史研究对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挥的第一个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它的当然来源。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简单复制,因而经济思想史研究既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需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经济思想史研究要在经典文献中去寻找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思想和论述,这方面已经有大量成熟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梳理和提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的思想史素材和理论成果。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中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思想,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年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它成长发展的深厚根基。数千年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经济思想,以及支撑、融汇这些经济思想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史研究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另一方面,要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而不是仅停留在简单叙述中国经济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某个具体表述或理论上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经济学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也是它的一个来源。作为一个学科的经济学是舶来品,主要植根于欧美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实践,必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文化和实践,尤其是不完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经济思想史研究要甄别西方经济学取得的大量成果,明确西方不同经济学说的意识形态含义、哲学基础、方法论、政策取向等,找到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容的理论成果,为我所用。

  对上述三方面来源的探寻,分别对应着经济思想史的三个子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外国经济思想史。一段时期以来,这三个子学科各自为政,缺乏交流。要完成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这个任务,需要三个子学科突破界限,合力研究,这也是经济思想史学科振兴的契机。

  以史立论,史论结合,经济思想史研究本身就是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走向成熟,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通过经济思想史研究去充实发展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经济思想史研究对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挥的第二个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中,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从来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以史立论,史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思想史研究的典范之作,记述了“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依据思想史素材阐述和发挥自己的理论,为《资本论》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剩余价值理论》反映出的以史立论、史论结合的方法,为经济思想史研究如何帮助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样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经典文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纲领性文献,也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范。这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理论构建中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的方法。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以史立论、史论结合的方法,发挥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来源方面。在前述三个来源中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源泉时,要注意融通三者,使其相互补充,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基础。二是形成过程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并且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探索积累过程的思想史研究就是发展完善过程的组成部分。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留下了一大批杰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发掘整理提炼这些成果,吸收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使其适应时代要求,将大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工具箱和理论库。

  正本清源,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已相当普及。在这种局面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和理论,往往有意无意地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缠绕在一起。经济思想史研究发挥的第三个作用,就是纠正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和理论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做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和理论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理论中直接套用西方经济学。这容易导致把完全不相容甚至对立的理论并置,比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用主张产权私有化的西方环境经济理论来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等等;或者是把不一定适应中国现实的理论移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比如,把共享发展理念解释为包容性发展,用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来阐释开放发展理念,等等。二是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和理论来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做法的认识前提是,当今世界只有一种经济学,即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存在某个国家自己的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一些研究便试图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现有理论来替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比如,主张把新自由主义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主题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等。

  消除上述第一种表现,需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产生足以替换西方经济学的成熟理论,掌握学术话语权。消除上述第二种表现,经济思想史研究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其一,经济思想史研究不会认为只有一种经济学,在经济学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与主流相竞争甚至对立的学术传统,即便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界,除了新古典正统范式之外,还存在包括制度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激进经济学等流派在内的非正统经济学;其二,经济思想史研究强调经济学的历史特定性,不仅历史上存在过具有国家特性的经济学,而且任何一种经济学都要联系一国当时当地的实际加以改造,才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良性效果;其三,经济思想史研究善于鉴别理论的实质,因为承认存在相互竞争的经济学传统,所以经济思想史研究需要厘清各种经济学传统的意识形态含义、价值取向、认识论等方面的差别,比如,通过对前述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来龙去脉的梳理,很容易发现它的实质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而能够令人信服地阻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向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做法。

  经济思想史研究如何发挥作用

  全过程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划分为萌芽、探索、形成、完善四个阶段。经济思想史研究要涵盖所有这些阶段,完整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萌芽期是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以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史;探索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开启改革开放;形成期从开启改革开放到2015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范畴;之后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完善阶段。这四个阶段不仅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且每个阶段经济思想的发展也是连续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思想史同样如此,每一个阶段经济思想的发展,必然是利用了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思想。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必须深入到上述所有四个阶段。

  当然,对上述四个阶段的研究要有侧重和分工。形成阶段是思想史研究的重点,通过记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观点、理念上升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过程,总结提炼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完善阶段同样需要经济思想史研究。传统上,经济思想史研究较少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要抛开这种传统。201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范畴被提出以来,这个领域的研究百花齐放,产生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其理论体系仍需完善。经济思想史研究需要发挥整理归纳观点理论这个专长,联系现实的新变化提炼理论,进而完善理论体系。

  引入思想史事件研究。理论、人物、方法是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传统元素。近20年来,国外的经济思想史研究针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一些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科内部事件进行研究,产生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成果。比如,对美国制度主义兴衰的研究,对非正统经济学20世纪在英美的艰难处境的研究,等等。经济思想史事件研究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为基础,认为科学的发展乃至于科学知识的发展都不是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各种学术传统利用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源构建网络,与其他学术传统展开竞争,网络足够强大的学术传统最终在竞争中胜出,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有必要引入这种事件研究。一个学术传统的网络元素包括理论本身、从业者、学术资源、成果发布渠道,等等。找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哪些网络元素上有所欠缺,或者在网络构建的哪些方面不力,目的是为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历史镜鉴: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主导性的经济学,除了理论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努力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网络。

  拓宽政策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时又是实践的指南,问题导向是它的特质,解决问题是它的任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不能仅局限在理论上,要把研究领域拓宽到各时期的经济政策,研究它在探索、形成和完善阶段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为今后更好地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提供参考。

  在经济思想史视域下研究经济政策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研究支撑某种经济政策的经济学理论或者思潮;第二,研究这种理论或思潮所规定的政策方向;第三,研究这个方向下具体实施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策史的研究也要包括这三个层次,在关注某个具体政策之前,必须要关注具体政策背后的战略方针以及这种战略方针所依据的理论或者指导思想。在这三个层次上做好政策史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如何指导实践的,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搞清这两个问题,也就搞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从哪里来,以及它为什么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以上三方面的研究综合在一起,大致就能形成一部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不是“知识考古”,而是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支重要力量。能够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完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思想史研究者的幸运,理应不遗余力投身其中,发挥经济思想史研究应有的作用。

  (作者:张林,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JL02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