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出游警惕“低价团”陷阱

2019年06月18日 06:5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既然你选择了含有购物环节的团,那么你就需要消费。现在下车去店里,1小时消费两万元……”这番话出自一名桂林女导游之口。据游客称,旅行最后一天,由于玉器店消费太高,游客的消费没有达到导游的“心理预期”,于是出现了上述一幕。这起强制消费事件最近曝光后,“低价团”再次引起关注。

  国内旅游业要升级,必须找出“购物团”以外的盈利模式。一些消费者为了省钱,就选择跟低价团,于是难免会产生旅游品质上的纠纷。购物不论强制与否,都会占用人们宝贵的旅游时间,监管部门在打击强制购物团之余,也应引导旅行社顺势转型。——维恩

  为何在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强制购物的情况下“低价团”仍屡禁不止?查清现象背后的原因,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导游行业入门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少导游都是挂靠于旅行社,基本工资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工资,其主要收入就来源于团内游客购物的“回扣”。因而,几乎每一起因“强制购物”引发的旅游纠纷背后,公众都能听到导游们“我们也要吃饭”的呼声。恶性循环之下,导游、游客包括旅游业,其实都是受害者。解决“低价团”问题,首先就要从改革旅游体制、提高导游基本待遇上着手。——拾秋

  按旅游法相关规定,非旅游企业和个人自行组织旅游活动涉嫌违法。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无旅游资质却经营旅行社业务的机构存在于市面上,其中许多是以“低价团”甚至“零团费”为名吸引消费者的。这暴露了现今旅游行业还存在监管盲区,有许多不规范行为因无法从法律上予以界定或者较为隐蔽而难以受到查处。因此,要彻底铲除低价团强制消费的乱象,还是应该从完善相关法律入手,使法律的“触角”更为灵敏,以提高违法成本和维权收益。——杜若

  游客选择旅游团时需谨慎注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旅行团,很有可能设置了“隐形消费”,比如增加自费景点、强制游客购物等。实际上,旅行社设置这些隐形消费,就是为了弥补低价团费带来的损失,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所以,游客要选择符合市场公平定价的旅行团,并看清团费所包含的旅游项目,多方了解对该旅行社的社会评价。关键是,游客必须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只有付出合理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得舒心的服务。——春华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