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变“精准扶亲”是荒诞的闹剧

2019年06月12日 12: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近日,有安徽的群众向媒体反映,在砀山县的一个村子里,村民进入贫困户名单,并没有经过实质性的民主评议和公示,竟然有扶贫干部的多位亲戚都在贫困户名单中。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扶亲”,此风当严刹。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然玉(四川成都 媒体人)扶贫资源的终端分配,最终往往要在乡村一级场景下进行,而某些村干部也就有了从中渔利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村庄远未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机制,这一先天缺陷决定了,贫困户评定等事项很容易被少数话事者暗箱操作。扶贫干部优亲厚友,并不是孤立的,在现代治理架构在乡村落地生根之前,很难彻底杜绝此类现象。关于贫困户认定,要确保最基本的公平,从初选、公示到最后决定,其整个流程都应该进一步强化程序刚性,保证更多主体参与监督的权利。

  江德斌(浙江台州 职员)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扶亲”,令扶贫政策大打折扣。时下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不能为了完成扶贫任务,而随意放低门槛,导致贫困户名单滥竽充数。从实践来看,要坚持程序正义原则,每一户贫困户的资格认定,都必须依照规定实施民主评议和公示,并辅以不定期“回头看”,以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切实堵住评选漏洞,让精准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杨朝清(湖北武汉 高校教师):个别地方的精准扶贫异化为“精准扶亲”,在本质上是一种公私混淆、损公肥私的越矩行为。少数扶贫干部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对手中的公权力私相授受,这不仅导致有限的扶贫资源没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侵犯了真正贫困群体的正当权益,也损伤了扶贫工作的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扶贫工作中的“亲疏有别”“内外不同”,让“精准扶亲”成为一种滑稽、荒诞的现实,是在消解精准扶贫的制度善意。(整理:谢仕亮)

  扶贫“奶酪”不容觊觎

  当前,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时间越来越近,中央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如今,2019年还未过半,全年的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就已全部下达,连续4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

  然而,一边是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深切关怀、对脱贫工作的大力投入,另一边却是个别基层干部对扶贫“奶酪”的觊觎,尤其在贫困群众集中的地区,“精准扶亲”“优亲厚友”等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近在咫尺的“微腐败”,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类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既啃食群众的获得感,还将影响国家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进而做到精准脱贫。要避免精准扶贫在基层一些地方沦为“精准扶亲”,应盯紧“末梢”,谨防“微权力”成脱缰野马,把权力和资金关进制度的笼子。一方面,要完善扶贫领域的监督制度,构建阳光透明的“微权力”规范化运行体系,对贫困户的“入贫”与“脱贫”进行必要的民主评议和公示,减少权力暗箱操作的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和投诉建议的通道,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心声能够“有效上达”,让基层的真实情况及时被有关方面了解和感知。

  基层干部处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岗位,应该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任何借扶贫之名假公济私、染指扶贫资金的行为,都将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谢仕亮)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