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困惑

2019年06月10日 07: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赵一诺 韩沐君 桂涛

  英国现代福利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06年。那是英国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一年,也是整个国家一半人口都处于贫困线之下的一年。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工党赢得大选时,他们决定要按照收入调查结果收税,承诺要为国民提供保险,要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金,为英国人提供全民医疗系统。在二战之后,丘吉尔成立了战后重建委员会,其中,委员会的一项职责就是延续战前的福利计划。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成为委员会主席后出台的《贝弗里奇计划》承诺,要为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致可以分为“教育福利、儿童和孕妇福利,医疗福利和退休福利”等几类。这些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以“政府资源再分配”的形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英国旧有的社会矛盾。

  然而,英国福利制度逐渐负重难返。自上世纪70年代撒切尔政府以来,英国政府就在反思,寻求一条改革之路。英国政府以此为理由,推动了一系列削减税收、削减福利、放松对资本管制的政策。欧债危机爆发时,并未陷入债务危机的英国在2010年采取大力度的财政紧缩措施,并对福利制度进行系列改革,改革之路并不顺畅。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教育支出仅有13%,国防支出6%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在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仍高达54%。

  正如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在《太阳报》撰文所言,现如今,原本是为了保护弱者的福利制度,已经变成了“福利依赖文化”。一个名为“英国公民”的非营利性组织统计显示,仅仅是2015年时,英国有至少520万低收入工作者接收了110亿英镑的国家失业救济,如果福利被砍,则许多人的生计将难以为继。到如今,这个数字仍然在上升而非下降。

  而且,如今在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下,一名老人的养老金需要平摊到两三名工作者身上。再加上民众总是希望有更少的税收,更多的福利,以至于整个福利系统成为各党派斗争的工具。工党与保守党在福利政策问题上相互攻击,特别是保守党指责工党,为国民提出更优惠的福利政策,但却忘了国家没有“神奇的摇钱树”,最终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福利往往会倾向于保障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一些贫困家庭则更情愿用生孩子来获取补助或者抵扣税收。

  其实,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发达国家中并不算高,然而,福利改革不是更多着眼于改进现有体制,而是实现紧缩、节省开支,这种取向造成了英国高福利支出和再贫困化同时存在的矛盾现象,而且本该作为“社会安全网”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代价不成比例地更多落到低收入人口身上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如今,在英国伦敦的街头,市民穿梭其间为自己的营生奔忙,游客在双层巴士之上享受英伦风情。然而,在大街小巷之中,狄更斯式的社会图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似乎依旧没有从伦敦街头消失。根据英国《卫报》2018年10月的报道,在去年7月到9月的三个月内,伦敦无家可归者首次超过了300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7%。首都伦敦都容留了如此之多的流浪者,更不用说曼城、伯明翰这些城市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