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人民,让文艺作品“活”起来,也“火”起来

2019年05月21日 10:23   来源:东方网   木子

  文华璀璨,群星争辉。昨晚,黄浦江畔的上海已然成为一座“超级大舞台”,优秀文艺作品整装集结,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在各路优秀作品中,上海“冲刺”文华奖的三部作品,不仅是口碑佳作,还受到市场认可,观众购票踊跃。

  无论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沪剧《敦煌女儿》,还是话剧《追梦云天》都很受观众、媒体关注。据媒体报道,十二艺节开票首日,排在前三位的观众都购买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出票,而且这三位都是老观众,有人甚至是二刷、三刷。

  他们如此热爱这些作品原因为何?或许正如其中一位观众所言:“冲着上海这些院团的金字招牌。”是啊,“金子招牌”就是品质保证,是一代代文艺工作者长期以来传承创新,并为观众所认可的证明。“金子招牌”也意味着这些作品必然扎根人民,必然有泥土气息,必然抒发时代心声、展示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艺工作者说,文艺工作者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以人民为中心。因此,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上述三部作品均以扎根基层,实地采风深入打动观众。《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创多次赴上海红色教育场馆采风,力求让演员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敦煌女儿》团队由茅善玉亲自带领赴敦煌多次,磨剧本、改台词,历时八年;《追梦云天》多次赴上海商飞,演员们把拗口的专业术语变成“肌肉记忆”……

  植根人民生活,因此也受到人民欢迎。当文艺工作者把舞台移向一线、移向基层,根扎得越深,创作的成果就越繁荣丰硕,而市场同样不会辜负用心的创作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作品不仅口碑佳,而且有市场。

  以人民为中心,还不仅仅体现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之中。十二艺节是艺术的盛会,更是亲民的派对。票价亲民、优惠众多,也是上海打响“文化品牌”所作出的承诺。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宗旨始终是十二艺节以及上海这座城市所追求的。

  大幕拉开,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我们期待每一部文艺作品在守正创新中,“活”起来也“火”起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