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盏灯,灯里看流年

2019年02月19日 07:05   来源:经济日报   

  多样宫灯,五彩缤纷,使得整个村庄流光溢彩——是生活的色彩,更是文化的色彩、文明的色彩

  年年元宵,要挂灯。

  记得很早的时候,村子里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所挂之灯,就是一盏马灯。马灯有一个玻璃灯罩,燃烧的灯芯被灯罩罩住,不怕风吹雨淋;马灯的上部则有一个铁丝弯成的“提把”,平日里行走用到马灯,就用手提着“提把”摇摇而行。而元宵挂灯,乡人全是将马灯挂在门楼上——在门楼的门框中间嵌入一枚钉子,马灯就挂在钉子上。

  彼时经济困难,多数人家也只是挂一盏马灯而已。

  马灯燃烧的是煤油,亮度很弱,近处,仅可照亮门楼前的一块小小地盘。如果从远处看,一盏马灯也只是“豆火”一点。风吹灯摇就会闪闪烁烁,摇曳不定,很容易让人想到古驿道上,那些踽踽而前的行旅。我还会联想到时光的幽深和日子的艰难,恍若那时候多数人家的生活就在眼前。

  村子里通电后,马灯退役,让位给了电灯。

  那些年,一到元宵节,天黑前,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灯”。所谓“拉灯”,并非是将电灯拉亮,而是要用一根长长的电线,将电灯从堂屋中“拉”出,牵引至门楼处。因为彼时,电灯初用,多数人家还是将电源插头安装在室内的。电线的尽头,通常安装一高瓦数灯泡,位置亦多是安装在门楼的中间处。

  电灯瓦数高,追求的就是“明亮”。

  元宵之夜,家家电灯拉亮,整个村庄就真正是“明如白昼”了。你若站在远处、高处瞭望村庄,会发现村庄的上空仿佛有白亮的热气蒸腾着,氤氲一团,满目都是白花花的闪亮的光芒。

  那是一种照彻黑暗的明亮,仿佛在预示着什么,它在告诉你:日子,注定会越来越明亮。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渐好,城市化进程提速。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农村对城市的模仿程度也越来越高。

  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每逢元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家开始挂起了“大红灯笼”,真正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了。红色丝绸蒙成的圆圆的大红灯笼挂在门楼上,不止一盏,通常是并列三盏。如果门前有树,一些人家还会将几盏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村委会呢,则会在村子的中央处,搭建一巨木灯架,上面挂满成排的大红灯笼。这些大红灯笼,也大多内置了电灯泡,一旦拉亮,那就不仅仅是“亮”了,而是红红火火的亮,是热热烈烈的亮,是气气派派的亮……整个村庄都泛溢着大红的光彩,真是“红火”极了。即如农家那蒸蒸日上的日子,那红红火火的日子;就如国家那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那恢弘阔达的改革气派。

  近些年,伴随着农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彰显在“挂灯”上,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家喜欢挂“宫灯”了。他们喜欢宫灯那古典多样的形状,那飘逸的流苏,更喜欢一些宫灯壁上绘出的异彩纷呈的图案,或是用各种字体写成的诗文。这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对日子沉静、内敛、深厚的向往,对文化氛围的向往。

  多样宫灯,五彩缤纷,使得整个村庄都流光溢彩——是生活的色彩,更是文化的色彩、文明的色彩。

  元宵一盏灯,灯里看流年——看日子的变化,看村庄的变化,看国家的变化。(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路来森)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