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府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9年02月15日 07:23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在黄埔区小坑村,原汁原味的广式醒狮迎新年活动热闹上演。这也标志着,由市非遗中心打造的2019“非遗课来了”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36道风格各异的“非遗”大餐将贯穿全年。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作为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储量”丰富。“三雕一彩一绣”、粤剧、粤曲、广东醒狮、广东音乐、西关打铜、粤语讲古、沙湾飘色、凉茶、咸水歌……在广州这座岭南文化中心地,经千百年来孕育、沉淀出的非遗精品,数量大、种类多,它们不仅展现着岭南独特的民俗、技艺,更反映着广州的审美、价值观、城市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资源、难得的财富。

  如何用好这笔资源?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是一个基本思路。而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课”,带领市民游客走进、体验传统“广式生活”,这种尝试贴地气、互动性强,也魅力十足。

  一方面,有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立春之时,舞着热闹的醒狮求吉祈福;夏至,老广们排队进行三伏天灸;待到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广州人携老扶幼,举家登高望远,助益身心……二十四节气,三十六项非遗活动——这样的课程设计可谓相当巧妙,不“阳春白雪”、不高高在上,而是“依时而作”,完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诸如此类的文化体验活动,精心“烹制”,应需而生,可以说是一种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给市民游客呈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更多人获得非遗文化的滋养。

  另一方面,更好展现非遗的魅力。一件灰塑作品,一杯凉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其背后的制作工艺、审美、风俗文化等才是。正因此,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必须见人见物见生活。离日常生活越近,越具体验感,才能取得更好效果。而“非遗课”的魅力,正在于现场感,正在于深度体验。元宵节体验掷彩门赢取“好彩头”,惊蛰春耕开启之际体验舞春牛,清明踏青学盆景……课程的教与学,不在教室里,而在火热的生活中;不是单向的介绍、展示,而是实地、切实的互动体验。这样的“非遗课”无疑更生动,更有可感性,也因此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非遗,就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每一堂课程,每一人次的互动,都如同涓涓细流,起着潜移默化的宣传、浸润作用。近年来,非遗进校园如火如荼,公益类非遗体验活动越来越多,期待相关部门在现有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精心策划,巧妙借力,不断创新方式,让广府非遗存在感更高、辐射面更广,进一步融入生活实践之中,让更多人了解广州的城市底蕴、文化风采。(夏振彬)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