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颜帖真迹为何引起公愤

2019年01月16日 07:22   来源:北京日报   黄冠华

  颜真卿《祭侄文稿》封藏10年后“重现人世”,却是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借给了日本展出。此事一经曝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两岸民众斥责声一片。而台北故宫为平息众怒,将此事轻描淡写解释为文物交流,公开推诿甩锅。

  有人或许会问,为一张字帖是否至于如此“大动干戈”?答案是“完全至于”。《祭侄文稿》绝非普通古帖,而是与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寒食帖》齐名的“天下三大行书”之一,蕴含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此帖距今已经1261年,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最终奇迹般保存下来,可谓吉光片羽。“文化交流”虽不是什么坏事,但“纸寿千年,绢本折半”,看一次少一次、展一次伤一次,更何况出境展览这样折腾。再进一步说,多年来多少国人欲见国宝真容尚不可得,台北故宫却一声不吭地送去日本展览,连个公开说明都没有。若真是展品交流,那日方的回馈文物展品何在?如此种种,很难不让人质疑这是台当局又一次“政治献媚”的操作。

  更让人倍感讽刺的是,私下出借的《祭侄文稿》不只是中华文化瑰宝,更蕴含着浩然的民族气节。其作者颜真卿满门忠烈,其兄、侄为保家国壮烈献身,侄儿颜季明尸首残破,仅余头颅。此帖正是颜真卿目睹其侄一家三十余口壮烈殉国,在国仇家恨、悲愤交织之下,挥泪振笔疾书而成。《祭侄文稿》通篇凝聚的不仅是力透纸背的真情,更是以身许国、宁为玉碎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而反观台当局,无视文物的珍贵与脆弱,无视该帖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却将其当成了奴颜婢膝、政治献媚的筹码。那些怀揣政治意图以民族宝物做交易的政客们,若深夜听听“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的慨然绝响,不知是否会良心难安、抱愧难眠?

  细数过去种种,某些人政治操弄绑架台北故宫久矣。有高声叫嚣反对“文化统战”,甚至对着故宫门前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泼红漆的台独分子;有恬不知耻宣称要“让台北故宫典藏文物和台湾文化产生连结”,成为“台湾人的故宫”的博物院长;还有为求胜选,不惜让台北故宫闭馆三年的台独政党。一方面心心念念“去中国化”,鼓吹“本土意识”,一方面却吃相难看地紧抱着大陆去的中华国宝不放。其实在这些人的手里,哪里有什么“文物”“国宝”,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私利,既可将其当做“礼品”对外献媚,转手又可将其当做“靶子”攻击抹黑,几乎是无所顾忌肆意糟蹋。

  2011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跨越浅浅海峡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展出,温暖了无数两岸民众的心。所谓“文物”,在物也在文。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是历史留给全体中华儿女的遗产,也应该由我们大家一同来守护。《祭侄文稿》文末,拓印有“子孙保之”四个字。简单的话语,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告诫后人,重若千钧。而放眼当下,需要两岸中国人齐心保护捍卫的,又何止是文物本身?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