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大接力”的启示

2018年11月09日 07:34   来源:北京日报   崔文佳

  天气转冷,又到了北方农民“猫冬”的季节,一些崇礼老乡却愁眉不展。原来,土豆至少还有360吨没卖出去。土豆是崇礼特产,个大、黄心、沙瓤, 就算白水清煮,都散发着一股香气。但由于位置较偏、信息不畅、少人问津,农民只能把已挖出来的土豆又埋回土里。作为帮扶单位,东城区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买崇礼土豆,帮乡亲脱贫”。一时间,应者如云。

  北京人是热心肠,平日里“有事儿您说话”挂在嘴边儿,扶贫帮困果然不含糊。这场“土豆大接力”,不仅解了崇礼老乡的燃眉之急,更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释。这次爱心义卖,首先得益于东城区与崇礼区的“结对子”,政府部门协同配合,让脱贫攻坚有了更多切实抓手;其次归功于协同发展、命运与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两地百姓情谊加深。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北京的一种感恩表达,因为崇礼地处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当地农民远离了工业发展的机会。不让守护生态的人吃亏,京畿大地的绿色家底才能更加厚实。

  近些年,此类爱心义卖并不鲜见,但大多为产品滞销时“临时起意”。从供需情况来看,城市消费者企盼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却苦于找不到靠谱的来源;不少农产品确实出众,但因地处偏僻、宣传不力等因素缺乏销路。一旦相关部门牵线搭桥,辅以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城乡便能各取所需。这说明,与其等到销售困难再紧急动员,不如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其实,已经有一些先行者尝到了甜头。比如,河北唐山玉田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8万棵包尖白菜,尚未收获就被预订一空,六成以上的订单来自北京。白菜再平常不过,可玉田白菜为何能脱颖而出?为了赢得北京等地消费者的青睐,菜农花了不少心思:为了品相好,菜梢用稻草捆扎在一起;为了肥力强,合作社特制了酵素有机肥;为了宣传好,白菜入驻了北京某电子商务平台,一个二维码储存着白菜的“身份档案”。可见,有效调配三地的农产品供需,需要专业化的全链条运作。这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搭台,也呼唤市场力量的注入,以及农民种植技术的升级。

  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需要好营销。期盼有关方面举一反三,让老乡们不再守着好产品发愁,让消费者的餐桌愈发绿色健康。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