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怎经得起“共享账号”的折腾?

2018年10月29日 07: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谢仕亮

  共享账号行为,如果限定于亲密无间、知根知底、彼此信任的家人或亲友之间,那自然是既省事、省钱,也放心。但是,共享账号行为要是发生在非熟人之间的话,那便会给共享者带来很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据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比例均有所上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共享经济飞速发展,打着共享旗号的“共享账号”行为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新源头。

  “谁能借我一个爱奇艺会员用用,正在追一部电视剧,谢谢!”“我在京东看上一个电饭煲,PLUS会员有优惠,求个会员帮我下单。”“征几个人和我共享迅雷白金会员,费用平摊,有意联系。”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可能你就是这些场景中的会员账号借用者,或者出借者。旺盛的共享会员需求和监管漏洞,让一些“有心人”嗅到了“商机”——以共享账号、租用账号之名,低价兜售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账号,以此牟利。

  共享账号,即和他人共用一个账号,一个人出钱,大家一起用,或者大伙一块出钱平摊会员账号的费用,不花或少花钱就能享受网站平台福利。共享账号行为,如果限定于亲密无间、知根知底、彼此信任的家人或亲友之间,那自然是既省事、省钱,也放心。

  但是,共享账号行为要是发生在非熟人之间的话,那便会给共享者带来很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比如,借电商账号买东西,自己的姓名、手机号、地址在购买记录里一览无余;借单车账号享受出行服务,可以轻松查询到双方的出行记录;共用网盘会员账号,可能会在云同步时不小心留下个人照片或文档等。如此共享,不仅意味着出借方的个人信息可能暴露,而且也会暴露借号方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一套密码走天下”的人来说,随意共享,极可能导致账号被盗用、银行卡被盗刷、电信诈骗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很严重。要是“行衰运”,在出借账号后,对方出现刷单炒信、传播谣言、欠钱不还等不良记录,自己还要跟着担责。

  事实上,绝大多数网站在用户协议中也要求账号仅限注册者使用。例如,摩拜单车在用户协议中明确指出:“用户所预订并提取的自行车仅限该用户自己使用,严禁转租或转借于他人使用。”同时,根据国家网信办颁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须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去共享账号,是对共享概念的滥用,给个人信息留下安全隐患,影响服务提供商收益,还干扰盗号判断等正常网络安全工作,既违背网站用户协议,也不符合国家网信办有关管理规定,是一种违约违法行为。

  为此求解,相关部门当对非法共享账号行为予以正视,及时补上监管漏洞。而网络服务提供者,则应一方面通过采取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等方式,从技术上规避注册者和实际使用者不一致的问题,提升账号安全保护水平;另一方面,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条件让用户合情合理合规地共享账号,比如探索推出亲情账号、家庭账号等增值服务,便是一个好思路。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