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安斌:用社群媒体浸润“新闻沙漠”

2018年10月22日 08:44   来源:环球时报   史安斌

  近日,美国北卡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自2004年以来,有1800多家美国报纸相继停刊,其中绝大多数是地方报纸,这使得“新闻沙漠”现象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问题并非仅限于美国。

  根据这份报告,在美国3143个县中,目前只有一半保留了自己的报纸,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型周报,有200多个县则根本没有报纸。全美有超过1300个社群成为新闻报道的“盲区”,缺乏与之相关的公共事务报道。这份报告还指出,那些成为“新闻沙漠”的地区或社群往往是“最贫穷的、受教育程度最低、最容易被孤立的”。

  回溯美国新闻史,不难发现,地方报业是现代新闻业的重要源头。在19世纪的美国,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报纸,无怪乎托克维尔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繁荣的地方报业是早期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撑,民众通过地方报纸了解地方事务,并监督地方政府的行为。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地方报纸、广电机构和社区电台、网络聊天室(BBS)等小微“社群媒体”在告知公众信息、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社群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地方媒体作为连接不同地域和社群民众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获取全球资讯和国家新闻并非难事。但由于地方新闻和社群媒体的日渐式微,有关基层社区规划、税收、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的报道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产品”。在这种情势之下,开展公共事务的严肃讨论和不同社群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一种奢望,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根基,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人会说2016年美国大选把“合众国”变成了“分裂国”。

  为了防止“新闻沙漠”蔓延之势愈演愈烈,美国新闻界开始重新审视媒体在公民社会中的职责,并致力于通过重塑“公共新闻”的理念和实践,来加强与草根社区、基层民众的联系。套用国内读者熟悉的词汇,美国媒体开始主动践行“走转改”,力图克服近年来“大都市化”“精英化”“圈子化”的积弊。在这个过程中,复兴作为“接地气”积淀最为深厚、最贴近基层民众的“社群媒体”成为当务之急。

  2016年大选过后,社群媒体的复兴成为“重建美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不少学者认为,如果社群媒体能够在未来的岁月中得到发展壮大,重塑“公共新闻”的努力能够初见成效,将会提升美国的社会凝聚力、社群归属感、公民参与度。事实上,当前西方国家中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共识的缺失愈发凸显,这与主流媒体长期忽视基层民意不无关联。

  虽然我国的政治社会情境与美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但一些地方弱化基层媒体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新闻沙漠”蔓延的势头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做出的“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指示可谓正逢其时。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大做强地方新闻和社群媒体,连通党和人民群众信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客观真实的信息和报道能被群众及时看到、听到,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人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