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不只是“养口体”

2018年10月18日 08:43   来源:长江日报   鲁珊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各种敬老爱老的活动照片,照例刷屏了朋友圈。

  孟子曾说过“曾子养志”的故事。曾子奉养父亲,每餐都会多剩一些饭菜,问父亲剩下的给谁,好让父亲有行善的主动权。而到了曾子被儿子奉养的时候,曾子问儿子饭菜还有剩吗,儿子说没有了。孟子敏锐地把二者分别称为“养志”和“养口体”。

  养口体是当下一般对待老年群体的通行做法,老人能养好口体,衣食无忧,已经算很有福气了。

  我曾在陕西延安八一敬老院采访,里面住的基本是近百岁的老红军战士,衣食妥当得很。由于事前没有通气,去的时候,老人们随意地在院子里晒太阳。但是,当我们从里间采访结束出来的时候,大吃一惊,老革命们全都换上了干净的军装,戴满军功章,坐得整整齐齐。那一瞬我明白,即使活过百年,佝了背,弯了腰,人,还是渴望做自己的主角。

  认真算起来,虽各地平均寿命数值有差距,但总体差不多。比如武汉,人均期望寿命81.09岁。也就是说,退休之后,至少还有15-20年的晚年时间,这几乎是人生四分之一的时长。借助发达的医疗技术,这些时间里的大半,还是可以达到高质量生活。在这样的生命长度里,理所当然该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而不是如谚语所说,回回坐上席,渐渐变坟堆。

  最近有学者频繁提到“积极老龄化”一词,意即老年生活一样可以活力洋溢,甚至为社会创造价值,提高个人存在感和价值感。《武汉晚报》前段时间还持续关注了武汉本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老年大学的火爆程度,堪比重点小学。这些信息集中于一点,即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老年群体有多少人呢?还是以武汉为例,市民政局的数据,2017年,武汉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78万,占总户籍人口比例超过20%。也就是说,在武汉街头,每5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这样庞大的人群,如果仅仅是“养口体”,管温饱,仅仅是重阳敬一敬,春节看一看,恐怕失之简单。他们的幸福指数不高,人民美好生活就缺了一环。

  养志也好,乐活也好,晚年不是下坡路,而是人生登高处。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自己。让老年群体有更多的空间与主动权,让老人们菊花须插满头归,另有一股精气神,方是尽兴人生。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