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初,保持“双峰插云”原真性

2018年10月18日 08:36   来源:钱江晚报   吴伟强

  天目山东向余脉的一支,遇西湖分成西湖风景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古时都为僧人所占并在山顶建有佛塔,遥相对峙于群峰之上。南宋诗人王洧在《两峰插云》中描绘道:“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清康熙为双峰插云题名,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为西湖十景中的第八景。2011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届会议上,西湖作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范畴。杭州市政府曾庄严承诺:通过发展和实施保护管理计划,保护和干预相关元素,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等措施,保护被提名因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恢复双峰插云,既为履行承诺之举,更是为了让西湖更加充分展现“中国景观美学的经典图像”。对世界遗产中特定要素的恢复,切不可突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文件的约束。

  一、以原真性为基础,确保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对于历史遗产的修复,普遍的说法是“修旧如旧,似曾相识”。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各地在修复历史遗产时,皆高喊“修旧如旧”的口号,但其结果,“旧”是旧了,但这个“旧”并不是原始的模样,而仅仅是“做旧”,于是“似曾相识”成了“似是而非”。准确的做法应该“修旧如初”,也就是说仅有“旧”是不够的,应该尽可能“修旧”到初始状态,也就是“修旧如初”。而世界文化遗产的“初”,就是“原真性”。在《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奈良文件》和《惠安草案》中,原真性(真实性)被一再强调,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每项被认定的项目都应“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双峰插云的恢复者,需严格检验区位和环境,形式、材料和设计,使用和功能,“无形的”或本质的特性,尽可能恢复到初始状态。藉此,方可让恢复之后的景观,具有遗产委员会要求的“完整性”和“突出的普遍价值”。

  二、以协调性为原则,保护西湖景观的整体格局。曾经的双峰插云,“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甚佳。”双塔虽已不存,但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就空间特征和景观格局而言,“西湖景观”的价值在于西湖自然山水和依存并融合于其间的景观格局,以及呈现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色,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大尺度景观观赏层次。恢复双峰插云,切不可破坏充满韵律感的自然山体构成的天际线,它应完美融合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既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并与“两堤三岛”和“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九景保持协调。

  三、以美学价值为导向,呈现东方美学的经典图像。西湖“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风景持续演变和叠加、吸附文化元素的过程中,真实地保存并传习了中国山水美学“诗情画意”般的审美要素和特征,蕴含并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囊括和传承着中国儒释道三大主流的文化信仰。所以,除了山水审美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文化关联”特性,传承和延续了遗产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影响力,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居地。可谓“天人合一”。恢复双峰插云,切忌物质富裕时代过于膨胀和亢奋,应彻底规避高大、规整、凸显眼球的表现欲,和动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标志性”,唯有传承“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和“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才能呈现东方美学的经典图像。使其成为人们情感层面上拥有的“精神家园”,为不同社会阶层赞赏与享用,为中国艺术最独特的“意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样本。

  (作者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