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月08日 16:29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曹 新

  曹 新

  [摘要]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支撑性作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经验,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建设;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发展新理念;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本内涵,其核心内容和本质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必然结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题中应有之意。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1979年,党领导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改革方针政策的实践,实际上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国内外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大胆突破传统理论观点的束缚,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发展轨道。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经济建设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一次大进步。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充分肯定市场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调节作用的基础上,确认“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邓小平从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重要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姓“社” 、市场经济姓“资”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1]从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一次真正重大的理论突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崭新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之后,经过10年的改革发展实践,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新路径。

  (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制度优势,推动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内涵得到极大拓展和丰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做出了新的最基本判断:一是确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确认“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宣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明确宣告“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明确提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新观念。

  第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发达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江泽民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2.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积极发展混合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存在、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新格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我们要立足国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机遇期和发展主动权,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转方式、调结构、控风险、保民生、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仍然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结构上水平,经济总量上台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缺一不可。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发展是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必须坚持发展。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必须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的经济发展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和全面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社会公平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有利于社会全体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进步的动力。在新时代,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促稳定,以改革促和谐。必须坚持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动力,推进改革深化,统筹改革全局,协调改革利益,共享改革成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改革,要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部资源的结构,创新外贸增长和利用外部资源的方式,加快对外贸易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平衡发展。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五)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邓小平一再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富”、“ 共富”思想,而是要消除两极分化、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

  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既是我国市场经济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也是它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振奋民族精神,聚集人民力量;只有建立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才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2035年,要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三、新常态新理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发展。

  (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必须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1.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经济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新常态下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5]

  2.新常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包括: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二)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1.创新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发展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必须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2.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要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发展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深化改革,开拓进取。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新突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新的突破。

  (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然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7]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要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加大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力度,提高监管标准、形成互为补充的监管合力和风险处置能力,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高质量经济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高质量发展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过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赶超世界发展潮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下)[Z].45.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3][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新华网,2014-11-9.

  [5] [6]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人民日报,2016-1-19.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