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韩春雨事件”背后的极化思维

2018年09月05日 08:29   来源:北京日报   晁星

  纷纷扰扰两年多,“韩春雨事件”终于有了新进展——河北科技大学日前公布调查结果,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韩春雨本人也回应称,实验设计有缺陷、研究过程不严谨。

  提起韩春雨,对科学圈稍有兴趣的人想必都不陌生。两年前,因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诺奖级”研究成果,这位籍籍无名的年轻副教授一鸣惊人。可没过多久,“无法重复实验”的质疑四起,经历“撤稿”等几番风波后,事件落得一地鸡毛。科学容不得“掺假”“兑水”,面对潮水般质疑,相关方面惟有给出明确、细致的交待,才是对公众负责、对科学负责。

  “韩春雨事件”的是非曲直,科学界自会有评判。但事件之外,恐怕还有更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科研领域的成功与失败。

  韩春雨论文刊发之后,科学界、媒体极尽溢美之词。就像放了个“学术火箭”,一时间诸如“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出身不好’成果却超越哈佛”等文章刷屏。各种荣誉、职衔、资助滚滚而来,韩春雨暴得大名,被推上了科学王座,晋级之速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随着质疑声浪渐高,其跌落同样急速,即使事实尚不清楚,懂或不懂的人都想损上几句,韩春雨俨然又成了“学术骗子”。且不说真相如何,但于舆论而言,面对科学研究,这种非黑即白、成王败寇的极端逻辑,本身就很难站住脚。

  无论捧还是砸都相当随意,轻率地就下定论。这种简单的极化思维,其实很值得思考。事实上,对待科学成果,奉行的本应是纯粹的科学标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必须严肃认真。但纵观“韩春雨事件”,所在校方还是当地政府,都被质疑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忽视成果本身的科学性,掺进了各自功利化的考量。另一方面,对待科学家,最需要的本是包容。科研探索充满未知,不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还要面临“九死一生”的考验,简单粗暴地以成败论英雄,是对科学家的不负责任,本身也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体现。透过“韩春雨事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氛围中是不是存在这种过分极端的吹毛求疵,轻易捧上的成功鲜花是那么脆弱,而失败的重负又过于沉重。

  所谓科学素养,一方面是指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科学问题,我们的评判不应该只有好、坏两个选项,如果眼睛只盯着名利,很可能会忽视真假、过程性等基本的科学事实与规律。从这个角度讲,“韩春雨事件”是一堂科学课,也是一堂社会课。各界如若能从中吸取些教训、总结点经验,其也算得上有些积极的社会意义。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