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转租公租房,暴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18年09月03日 07:20   来源:红网   默城

  近日,有媒体关注到朝阳区绿城北京诚园公租房项目存在通过中介转租的行为,原租金1700余元的一居室公租房被转租后,租金高达4900元,我爱我家、中天置地都有涉及。绿城诚园的公租楼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地理位置佳,知名度较大,租金也相对高,每月49元/平方米左右。但因为是公租房,租金相比市场普通房屋还是低了不少。公租房承租人将房屋转租给中介机构,每月则会有不菲的回报,但也令该房屋失去了保障属性。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北京房租大涨”话题引爆舆论,租房市场的乱象也一个接一个暴露了出来。公租房被中介高价转租,便是其中的代表,其又一次在现实情境中扯掉了租房市场的遮羞布,不仅忽悠了房东和租客,还触动了公众利益,其让公租房产生的变味与异化,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要知道,住建部颁布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租房承租人不得转借、转租或擅自调换公租房,不得改变用途,无正当理由也不得连续六个月以上闲置。《办法》还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经纪人员不得提供公租房出租、转租、出售等经纪业务。

  既然规则在此,疑问也随之产生。那就是在明令禁止下,这些中介何以还敢转租公租房,以身犯险?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可观而强大的利益驱动。就拿公租房的前后租金差别来说,从1700元到4900元,相差近3倍。这暴利本身的存在,强化了这些中介内心的追求动力,呈现出来的便是趋利的现实。

  追求暴利的同时,必然也有着相称的真实心态,毕竟没有心态依托,逐利的现实未必能成真,而这种心态,便是初级的逻辑呈现。

  现在的情况是,规则是明晰而严格的,可相关的房东和房地产中介都没有选择遵守,而是选择漠视。如此说,“漠视规则”便是这些中介心态的实际呈现。即使真的是部分中介的私人行为,那也怕难掩漠视规则的本质,而且还多了一份相关中介企业对工作人员和门店管理规范的现实缺失。所以,怎么看都难言对规则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在整个租房市场上,选择对规则进行漠视的,远不止这几个中介。近日有媒体调查北京租房市场,发现长租公寓机构争相竞价房租的现象仍然存在,也呈现出抬高房租甚至触及市场租金“天花板”的现实状态。

  也就是说,先赔钱抢占市场,再通过涨价盈利的长租公寓模式依然存在,资本给租房市场带来的阵痛还在发作。可别忘了,在此之前不久,北京多部门约谈租房企业,要求这些企业不得哄抬租金抢占房源。那哄抬租金的现实,便戳破了规则的泡沫,留下的仍是“漠视规则”的心态。

  当然,对规则的漠视也不会凭空产生,其也必然有一定的现实机理支撑,深层次的逻辑便凸显在此。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风险成本和违规违法成本。试想,如果那些所谓的规则严苛践行,所谓的资本也能得到规范管控和合理收益,便能有效倒逼相关乱象的生存空间,进而真正提升风险成本和违规违法成本,这也是在提升漠视规则的成本。一旦产生现实失衡,这些成本高于漠视规则所带来的利益,那漠视规则的心态和行径,自然能消停许多。

  各种租房乱象依然冒出,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规则层面的现实失控,以及其背后的强大资本牟利的现实吸引力。对于这两点,若能同时发力,有效制约,那暴利以及其背后对规则的漠视,便无从谈起。现在,违规代理公租房转租已经被查处,希望是规则严苛常态践行的一个好开端,更希望对资本的管控规范机制,能尽早完善和落实。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