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严格作风治理 确保脱贫攻坚成效

2018年08月27日 13:41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 ] 贵州省将作风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切实加强顶层设计,把规矩立起来;强化工作部署,把责任链建起来;加大干部培训,让干部知道怎么作为;严格督促检查,让干部不敢不作为;严肃追责问责,让干部不敢乱作为。以最严格的作风治理,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关键词] 作风建设;治理;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减贫670.8万人,2017年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280.3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75%,广大农村贫困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

  在工作实践中,贵州省将作风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实行最严格的作风治理,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规矩立起来

  把做好政策设计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作风治理的先导,加大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其中,省级层面出台的《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以及《贵州省脱贫攻坚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在扶贫领域开展“护民生促脱贫”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等,都把脱贫攻坚作风治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同时,省级各部门,特别是住建、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人社、财政等职能部门,分别针对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农村公路“组组通”、教育精准扶贫、医疗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农村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管理、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等,相应出台了防范问题的作风管理规章制度;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的政策举措,全省上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明确了哪些事项能作为、必须作为,哪些事项不能作为、禁止作为。

  二、强化工作部署,把责任链建起来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基本每个月都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召开50余次专题常委会、常务会、领导小组会,3次召开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5次召开以脱贫攻坚为主的全省项目建设观摩会,以及分管住建、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副省长召开的各项专题会,每次会议,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都必谈作风建设,必讲作风治理,通过工作部署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同时,市县也通过这些形式,将工作部署层层下达,形成了三个责任链。

  一是党委政府纵向责任链。建立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党委和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实行“双组长”工作责任制。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责任,由省至乡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目标责任,层层明确作风建设要求,形成纵向到底的党政责任链条。省主要领导与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前谈话,都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叮嘱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时刻将脱贫攻坚责任放在心上,务必以过硬的作风将各项工作抓牢抓实。

  二是职能部门横向责任链。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省到县脱贫攻坚职能部门全体参与、家家有责。每个职能部门既有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的行业整体发展责任,又有特定的县、乡、村帮扶责任;既要将部门资源集中投入贫困乡村推进区域整体发展脱贫,又要选派精干力量到定点帮扶地蹲点帮扶,家家有工作目标,年年兑现落实结果,形成横向到边的部门责任链。

  三是干部帮扶责任链。建立省领导包县、市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五包”责任链,实现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都有省领导负责挂帮,所有市州领导都有具体的帮扶乡镇,所有县区领导都有具体的帮扶村,所有贫困人口都有干部帮扶。同时,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省长等20位省领导各增加帮扶1个极贫乡镇,14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还各增加帮扶1个深度贫困县,市县两领导按照属地分别联系帮扶2760个深度贫困村。

  三、加大干部培训,让干部知道怎么作为

  坚持把干部培训作为作风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教育,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等系列举措,把好的作风带出来、亮出来、训出来。

  一是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学习培训。围绕扶贫政策学习宣传和作风整治,省委党校、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举办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培训、大轮训,省有关部门、各市、县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比照开展不同层级的培训或专题辅导,2017年全省培训干部近2万人次。同时,全省建立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1.5万余个,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等,2017年累计开展讲习7万余场次,听讲干部群众900余万人次。

  二是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开设全省扶贫系统警示教育专题展厅,将每年5月定为全省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警示教育月,在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所有县(市、区)开展警示教育展,实现省市县三级警示教育全覆盖。

  三是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注重典型引路,不断激发苦干实干的脱贫攻坚正能量。举办“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大力宣讲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201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脱贫攻坚表彰暨秋季攻势总结会,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60个和先进个人190名,其中,104名涵盖扶贫、教育、科技、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行业和领域的先进个人进入“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

  四、严格督促检查,让干部不敢不作为

  盯紧盯牢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和责任落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让脱贫攻坚责任单位和帮扶干部时刻牢记责任,时刻不敢疏忽懈怠,让作风问题无以遁形。

  一是开展省委专项巡视巡察。新一届省委将脱贫攻坚纳入省委巡视重要内容,对各市(州)、各县(市、区)和省直各部门单位的巡视,都以查找脱贫攻坚作风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此外,2017年11月,省委9个巡视组还对24个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所在县,以及5个2016年扶贫工作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市、县两级组织446个巡察组同步启动了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部门的巡察,针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精准发力。

  二是省领导带头暗访督查。自2016年以来,省委书记和省长每年都带头对脱贫攻坚进行暗访督查,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对脱贫攻坚暗访督查一次,重点以随机暗访检查脱贫攻坚责任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政策不落实等作为问题为主,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手机导航方式,直接进村入户察实情、访民意。两年多来,由省委书记和省长带头的省级领导暗访督查超过了30人次。此外,省扶贫办每季度还组织一次地区间交叉暗访。

  三是省级老领导专项督查。2017年5月起,贵州省组建8个省级老领导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分别由一位离退休省级老领导带队,分别对全省8个市(州)随机抽样进行督导检查,重点督导各地各部门在责任担当、路径方法、干部作风、精神状态、群众获得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发现和纠治脱贫攻坚中的作风问题。

  四是动员全社会公开监督。2015年,贵州省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开通面对社会公众的扶贫工作监督举报电话——“贵州省委省政府扶贫专线”,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对脱贫攻坚的监督。专线开通以来,共受理社会公众咨询脱贫政策、诉求困难、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电话7000多个,对每一个电话反映事项,省应急办都在当天整理成扶贫专线快报,分呈有关省领导阅批处理,同时分门别类转办省有关部门或市县限时办理,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五是运用大数据实时监控监测。汇聚整合跨部门数据资源,建成贵州省“扶贫云”,实时全面掌握全省贫困人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跟踪管理“五个一批”脱贫措施落实情况,动态监测帮扶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情况,监控监测对象覆盖了全省7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退出人口,以及66个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和15万余个扶贫项目、364亿余元帮扶资金。

  六是开展民生监督。整合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力量,在全省设立1467个民生特派组,选聘5万多名民生监督特派员,每年省级层面统一开展2个专项,市级再自选开展1至2个专项,对全省脱贫攻坚领域进行全方位监督。将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作为专项监察重点,围绕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扶持微企补助、信贷扶贫、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查处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到2017年9月,民生监督工作共发现问题26.6万个,立案36583件,党政纪处分34445人,移送司法机关1679人,民生领域特别是扶贫开发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七是开展各项专项检查。省级部门根据职能职责,每年围绕脱贫攻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如专项审计、财政涉农资金专项检查、省委省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其他专项检查等。

  五、严肃追责问责,让干部不敢乱作为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各项监督检查发现的脱贫攻坚存在的作风问题,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搞数字脱贫,以及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假作为等,开展集中专项整治。针对群众通过省委省政府扶贫专线举报的相关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地方和部门核实处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处理了织金县三甲街道白泥村、思南县瓦溪镇都坝村违规将亲戚纳入危房改造名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一系列优亲厚友案件。2018年以来,在专项整治中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案件59件,官僚主义案件55件,不作为案件249件,乱作为案件303件。

  二是集中公开约谈。对标国家标准,严格考核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对年度考核排末位的市州,分别由省委书记、省长约谈市州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考核靠后的县,由省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省长对县委书记、县长进行集体约谈。2017年约谈了1个市和5个县的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2018年又有1个市和4个县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被约谈。

  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加大执纪问责,以问责促担当。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多发频发的地方、单位,在严肃处理当事人的同时,倒查主要负责人“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建立脱贫攻坚问责通报制度,提高通报频率、扩大通报范围,将脱贫攻坚问责情况全部发至村级,形成强大震慑。对黔南州贵定县新巴镇虚报套取民政救助、“一事一议”等资金、违规设立“小金库”,铜仁市石阡县甘溪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展缓慢、相关领导履职不到位等违规违纪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2017年,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3069个,处理3190人,三都、从江、大方、凤冈原县委书记均被立案审查调查。

  [作者简介]吴强,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