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赢”坑了谁

2018年08月17日 06:44   来源:钱江晚报   陈进红

  家长操刀孩子作业,已然不是什么新闻了。昨天本报一则报道在家长群中炸了锅,“杭州妈妈花钱请导演,帮娃做暑假作业!”这一报道中,小江孩子所在的班级被抽选去参与一项主题微视频征集活动,叫“我为美丽杭州代言”,孩子们自行组队完成一段3到5分钟的视频。“我们前前后后折腾了近一个月,还花钱请来了个专业导演帮手,才算完成。”小江的视频制作甘苦谈在微信群里很快引起不少妈妈的共鸣。

  如今小学生的课堂、课外设置作业都比从前丰富得多,新媒体作业也好,传统社会实践作业也好,本来是培养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怎么却成了很多家长的负担。是这种作业本身要求太高,脱离学生实际,还是家长要求太高,主动大包大揽呢?从这位家长的表述中窥见一斑,“其实最主要的是这是个主题微视频征集活动,之后会有评优,所以大家既然分到了这个任务,就比较重视。”小江说不是自己不能做这种视频,实在是出品质量惨不忍睹。

  因为冲着评奖这个目标去了,抱着“我的孩子一定要赢”的心态,自然坐不住,不甘心袖手旁观。请了专业团队给孩子做作业,又牢骚满腹的家长们,是否可以扪心自问一句:你是否能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孩子,能否接受一个惨不忍睹的作业成果?

  其实,从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到小学的小报作业、新媒体作业等等,这些年不少家长在“叫苦连天”。甚至一些家长吐槽,“每天帮孩子做作业,这是逼着我们辞职”。现如今家校共识都是素质教育,可面对具体问题,在素质教育的概念下却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比如对这个视频作业,有的家长按自己能力选做或放弃,有的家长先教孩子录,再放手让其自己录制。而抱着凡事都要赢的心态,最终苦的是家长,还是孩子自己?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认知能力是通过接触那些足够引发他们的兴趣,但又不是很难处理的新信息而不断发展的。他把儿童在某一水平下几乎能够,又不足以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但是在更具能力的人的帮助下是可以完成的,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帮助下会比他们独立时解决更多的问题。如何陪孩子完成作业,就看家长如何掌握这个度,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家长能够代替孩子完成作业,却不能代替孩子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家长对学生课外作业的大包大揽,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失去了作业本来的意义。

  而从校方来讲,这类新媒体作业要控制布置频次,而且要因人而异。暑期视频作业属于创意作业、有内涵的作业,但并不等于“折腾作业”,还是要考虑是否遵循了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去设计。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