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之风”盛行,不必过度担忧和焦虑

2018年08月14日 10:13   来源:南方网   杨朝清

  近日,某知名歌手在担任一档时下流行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导师时说,男生应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很多网友关于“阴柔之风”是否盛行及该风是喜是忧的争论。(8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笔者在一所师范院校工作,女生多男生少,对“阴柔之风”盛行感同身受。不论是衣着服饰的“女性化”,还是“男生变得更爱美”、购买化妆品的男生越来越多,抑或有的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当男性的角色扮演背离了传统的审美偏好和性别气质,引发了一些人对“阴柔之风”的担心与焦虑。

  性别气质的变化,说到底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家庭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一元化模式;男性在劳动生产、社会交往、安全保卫、资源分配和身份认同上具有鲜明的优势,让“男强女弱”成为主流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并形成了与之匹配的性别审美与偏好。

  拥有强健的体魄不仅意味着一位男性能够更好地保卫家庭成员,也能够通过劳动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能够让人们在动荡的岁月中经历苦难的磨砺,却没有被现实击倒,依然保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社会分工的单一化,让“阳刚强悍”成为男性气质的鲜明特征。

  伴随着社会变迁,有了法制与文明的护佑,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的安全保卫责任大大降低;科学技术的发达、交通网络的完善,让全社会对体力的需求下降;在职场乃至婚恋市场,斯文、儒雅、细腻、体贴的男性似乎更受欢迎。当颜值成为一种社会资本,一些男性会更加在乎印象管理;这不仅包括衣着服饰,也包括化妆品消费,还包括通过健身来塑造身材。

  当一个人的谈吐、行为举止折射出一个人教养、文化品位与格调;文化资本的多寡,也成为社会分层一种标准。与那种刚强粗狂的男性相比,那些柔软细致的男性似乎越来越受青睐。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干练、果敢、大气、不拖泥带水的“女汉子”并不鲜见。

  与农耕社会“男强女弱”的性别社会化不同,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中性美”。这种打破刻板印象的性别审美,见证了社会评价多样化,契合多元化时代的需求。“阴柔之风”虽然有娱乐明星推波助澜的因素,但急剧的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工的改变和社会心态的转变才是根本原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别审美。即使在古代,“阴柔之风”也曾在一定时期盛行。面对“阴柔之风”,我们既要反思在性别教育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更要多一些“有容纳大”的成熟心态,不必过度担忧和焦虑。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