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的最大问题是借贷太容易

2018年07月19日 07:17   来源:红网   吴云青

  校园贷俨然已成扰乱大学校园乃至大学生人生的一个“毒瘤”。早些年监管部门就发过文,但及至今天还是问题时现,最近就有好几条相关消息,如大学生借5000元滚成百万巨债,暑期被讨债的追上门;400名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称“非法借贷不用还”;校园贷穿上“704校花”等“马甲”,变成“兼职换购”重现校园……

  身陷校园贷泥潭的学生常有一些共同特征,如消费观念不成熟、理财常识缺失、对相关法律无知等等,所以一直有人说,应该给大学生补上财商教育课,补上借贷相关的法律常识课,这些都对,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光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各校的情况不一,开课的条件不一,效果更不一;老师讲得再好,学生有没有兴趣、学没学到手是另一回事。让大学当全职保姆,什么都教、什么都管,并不现实。但这绝不是说,就该对那些没兴趣或没机会学习相关知识的学生放任自流。

  大学校园毕竟还不是社会,很多学生刚刚走出家庭保护的范围,雏鸟初次离巢,正是容易受诱惑、容易犯错的时候,对他们理应多一些保护,具体到校园贷问题上,就是借贷的门槛不能这么低,不能让学生这么容易接触校园贷、这么容易通过校园贷借钱。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到最后多少好苗长歪。

  共青团陕西省委一项调查显示,在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的大学生中,只有6.1%表示因急需资金,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必要借贷。也是,现在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都比较成熟,贫困学生可以申请补助,哪有那么多非借贷不可的时候。就算要锻炼理财能力,也别跟借贷扯上关系。

  平心而论,一直在家长经济指导下生活的孩子,一旦进入大学手握一定的“消费自由”,只要不是太紧巴,偶尔冲动消费也算正常。买错过东西,吃过苦头,后悔过,开始积累“过日子”的经验,渐渐学会理性安排经济生活,这也是他们走上社会前应该完成的一课。说穿了,培养理财能力就是一个学习+试错的过程,甚至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所以应该用自己的闲钱来试错;靠借贷来试错,跟借钱炒股没什么两样。

  有几个学生能靠自己还贷?所以校园贷产品的目标始终是学生家长的口袋。借贷门槛低,冲动消费的机会就多,让一些学生把包袱甩给家人,自己没有试错的痛感,还有不少家庭无法承受埋单之重。纵容这样的校园贷泛滥,就像放任学生身边布满陷阱,不教而诱、不教而罚,从怂恿“败家”始,诱惑学生犯下大错之后就不管了,还美其名曰“现代消费观”?未免缺德。

  打击校园贷就不能像打击毒品一样吗?现在的情况是,网贷机构离场,传统银行“跑步”进场,但正规银行开发的校园贷产品,只要借贷容易,就同样存在盲目消费最终无力偿还等风险,也是危险的;而且,设“准入资格”就等于开了个口子,给非法借贷“穿马甲”提供了机会,给人们识别真伪带来难度。从这个角度说,“合法”的校园贷如果不能提高借贷门槛,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

  想起宫部美幸的小说《火车》,写一个女子因为过度消费,用信用卡借贷形成高额债务,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作家把不负责任的低门槛借贷比作通往地狱的“着火列车”予以谴责,校园贷不也一样?当学生迷迷糊糊上“车”,被身不由己的力量带着往深渊愈行愈远,谁能心安理得地说,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与人无尤?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