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开放助推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

2018年07月16日 07:55   来源:南方日报   龙建辉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新时代的广东正在通过“质量由低变高、方向由单到双、载体由少变多、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发展路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致力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质量由低转高,实现从低层次到高质量的开放

  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工厂”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制造业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随着广东创新能力增强,特别是深圳、广州等创新型城市的崛起,加上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借助国外资金、市场或技术等资源,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局逐步被打破,我省对外开放格局逐步由低层次转向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贸易方式的结构变化。从改革开放至今,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一直在广东外向型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广东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及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在我省进出口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一般贸易的比重出现上升趋势。换句话说,广东的开放发展正在从低质量向“比质量”“立标准”“树品牌”的高质量过渡。

  其次是产品种类的结构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或出口,存在国际知识或技术的溢出或“逆向”溢出,对广东省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均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化不仅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好坏,而且代表着对外经济质量高低。从出口数据看,机电产品出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广东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现稳中有升趋势。2017年,机电出口额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为67.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为33.8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仍然偏低。从进口数据看,机电产品进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占广东进口总额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例仍然偏低。

  方向由单到双,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开放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广东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和市场不足。通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广东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断增强,逐步从开放之初的“后发优势”过渡到具备一定“比较优势”,粤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竞争力均获得了长足发展。

  贸易流向:出口贸易逐步领先于进口贸易。自1987年以来,广东省贸易流向总体可划分为进口额与出口额高度重叠阶段、出口小幅超过进口阶段、贸易顺差加大阶段三个阶段。2006年—2017年,广东贸易顺差有加大的趋势,其中2015年贸易顺差达到历史峰值2641.41亿美元。

  资本流动方向: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两条腿”走路。全球价值链合作视角下,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引进质量,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广东省经济近40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粗放型的发展阶段,最近几年在引进和利用IFDI过程中,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减少了“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等低质量外资引进,注重把外资向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引导。

  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行业、空间和方式的适当选择也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主要通过对R&D密集产业的投资获取东道国的逆向技术溢出,进而促进本国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增长;通过学习效应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OFDI进入国外市场所带来的国际标准、市场竞争压力等促使本地企业更有动力去进行技术升级。

  载体由少变多,实现从内部到外部的联动开放

  广东的开放形式由最初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如今形成新一轮多元开放格局,如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对外开放的载体正在由少变多,实现从内部到外部的联动开放。

  “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开放平台,也为广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岭南文化和强劲的经济实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通过产能合作、金融创新等方式实现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肩负着主动参与新一轮全球化竞争、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国家长远战略。一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和服务平台;二是形成开放引领型和创新引领型的经济增长极;三是为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重要保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均是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的重要战略部署。2017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整合自贸片区功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根据《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目标要求,要把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并在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服务贸易自由化、科技合作机制、青年创新创业和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方案。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