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有泥不是拒载理由

2018年06月07日 07:02   来源:北京晨报   

  日前,德江县一老人因鞋底沾有泥土,被公交车司机要求擦干净后乘坐下一趟车的视频在微信群疯传,经当地运政部门核实此事属实,目前涉事驾驶员已被责令解聘。(6月6日《贵州都市报》)

  析理

  身份歧视 才是真的肮脏

  据报道,在网友转发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60多岁的老人手上拿着一双鞋子、打着赤脚、背着背篼走上了公交车。

  这段不足10秒钟的视频可谓在德江炸开了锅,网友们在转发中标注“老人脱鞋乘车”等字样。

  老人乘公交因为鞋底沾有泥土,被公交司机要求擦干净才能上车,舆论曝光后,涉事驾驶员已被责令解聘,对此,有人为公交司机打抱不平,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公交司机爱护公交车环境卫生没有错,即使错了批评教育就是了,何必砸人家饭碗?这样的处理太过分了!

  笔者以为,公交司机因此被解聘一点不冤。因为公交司机这样做有违职业道德,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这是在破坏公交公司的声誉,所以被解职理所当然,这也是杀鸡儆猴的必然措施。

  老人家鞋上有泥,这也很正常。让老人提着鞋子,打着赤脚、背着背篼乘车,司机于心何忍?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做法,也涉嫌身份歧视。

  曾经因为“农民工身上脏” “农民工身上有气味”被赶下车的尴尬与心酸。面对农民伯伯鞋子上“有脏”,作为公交司机可以拿拖把让乘客擦干净,再说车子是要经常打扫的。岂能因为鞋底沾有泥土,非要老人擦干净才能上车,何况在车下乘客没有清理鞋子的工具。老人无奈,只好拎着鞋子光着脚上车,司机没有人性化可言。“老人脱鞋乘车”,其他乘客怎么看?

  “老人脱鞋乘车”这是服务的短腿,显然是不合优质服务的要求。不是老人鞋底有脏,而是公交司机思想上不干净。这种身份歧视,才是最不干净的“肮脏泥土”。试想,没有农民伯伯的鞋底沾泥土,还有我们米饭香吗?(吴玲)

  反思

  以人为本 打破道德困境

  鞋底不沾泥,出门路难行。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以平等视角看待他人,这种视角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体悟到每一个群体的生活和情感,让他们得到足够尊重。

  但很可惜,由于人性不一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就拿“老人因鞋底有泥被迫脱鞋乘车”一事来说,老人鞋底沾有泥土,这本来就很稀松平常,哪个农民不带有泥土气息呢?即便是在风雨中前行的路人,也难免会沾有雨水或者泥土,但是,当他们需要乘坐公交车时,是必须擦干净才能上车吗?

  其实不然。但凡有乘坐公交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公交车作为一种公共运输工具,首先满足的应该是大众属性,而不是私有属性。在公交车上,除开必要的安全警示和文明提醒,几乎很少会有强制规定乘客必须怎么怎么样的条例,即便有,那也是少数。

  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公交车司机对老人必须擦干净鞋才能上车的要求,明显就不合理也不合情。即便有网友认为,公交司机有义务保持车厢整洁,阻止乘客污染车厢就是在履行这种义务,也无法让司机的这种行为得到认可。因为,这种观念本质上是在偷换概念,是在为司机的不合理行为“打掩护”。

  一些偶发事件的背后,其实有着它的必然性,就好比个别人的不合理行为,总能在社会当中找到对应点一样。老人脱鞋才能乘车的背后,是道德困境。说到底,面对老人因鞋底有泥被迫脱鞋乘车,考验的是整个社会,而不是驾驶员个人。对待同样的例子,不能选择就事论事,而应该举一反三。在其背后,应该深思该如何纠偏那些不讲道理的“道德滥用”行为,以教育更多的人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和自私举动,不论是公德还是私德,对待他人,都应该以人为本。(宋潇)

  异见

  善待老人 因为谁都会老

  因为“老人脱鞋乘车”视频的传播,有关部门介入了调查,处理结果十分严厉。驾驶员被解聘了,公交公司被处罚5000元。到了这里事件也该平息了。

  然而,在我看来,“老人脱鞋乘车”里的对与错依然是一笔糊涂账。处罚驾驶员是对的,处罚公交公司也是对的。你不能因为“老人脚上有泥土”就拒绝老人坐车。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时代,为老人搞好服务是社会的责任,今日“年轻的我们”为老人搞好精细化服务,他日“年轻的他们”就会为“年老的我们”搞好精细化服务。每一个人都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年轻的我们”也终将会有成为老人的那一天。所以,善待老人,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就是善待、关爱、照顾我们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小县城里的新闻。小县城和大都市是不同的。大都市处处是钢筋水泥,想“脚上沾点泥巴”都难,处处是柏油路面,处处是水泥路面,何来泥土?而小县城则不然,生活在小县城,想让“脚上没有泥巴”还真不容易。“鞋上有泥”的不仅会是老人,应该是普遍现象。这恰恰是让公交车司机烦恼的地方。

  然而,烦恼不能找老人撒气。我们为老人此后的举动而感动。老人没有倚老卖老,如果换成其他人,估计可能就是一场谩骂了。老人看看鞋上的泥巴,选择的是“光脚上车”。

  这里面的对与错是什么?驾驶员的提醒是对的,“上车之前弄掉脚上的泥巴”应该成为文明自觉。如果所有人都“带着泥巴上车”,车况会是何等模样?而错的是,驾驶员的方式方法,你选择的应该是微笑提醒,应该是善意关爱,应该是温暖话语,而不是粗暴呵斥:不能上车,弄干净坐下一辆。这不是服务行业该有的状态,又何况这是一位老人?即使老人有错,也要做到最大程度包容。(郝雪梅)

  建言

  细处着眼 服务宜有温度

  老人鞋底有泥上公交遭拒,不得已脱鞋乘车,视频曝光后引发网友围观和质疑,不难看出大家对老年群体的怜悯情怀,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当地运政部门随即登门道歉,并严肃处理了涉事司机,闻过则喜、立改立行同样值得赞赏。

  不止于道歉而能拿出更具针对性的实际行动,规避此类尴尬或是人们更希望看到的。尊老、敬老、礼让老者是全社会共同倡导的文明风尚,司机维护车内环境卫生的想法没有错,但因此而拒绝老人乘车未免简单粗暴,缺失起码应有的敬畏和关怀,甚至隐约显露出群体歧视心态,在城乡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无疑更有必要提升公共素养,秉持包容之心,避免服务态度的生硬。

  诚如不少网友指出,鞋底有泥确实容易弄脏公交车,老人没有因为司机的拒绝而愠怒、争执,默默地脱下鞋子乘车,显示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爱护,朴素的秩序意识难能可贵。但我们有必要追问的是,有没有既维护老人乘车尊严又避免弄脏车辆的两全之计?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要求公交服务做得更周全。

  近年来公交部门在改进、优化服务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针对个别乘客可能出现晕车呕吐的情况,公交车大都配备了塑料方便袋,以便满足乘客的不时之需,可谓双赢之举。那么,是否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让雨天赶路的乡村乘客,规避鞋子沾满泥巴不便上车的窘境?想必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范子军)

  三言两语

  看老人颤颤巍巍的样子,司机怎么开得了口说那样的话呢?——兰花指

  戴有色眼镜看人,实在不该。谁家没有老人呢?

  ——单眼皮

  脏的不是鞋底的泥,脏的是人心。——兰因

  看视频中鞋子也没有太多泥,我觉得应该是驾驶员不想让老人上车,因为老人动作缓慢,他不想等。以前有很多公交车看见老人来了,关门就跑了,这几年比较少见了。——星星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