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偷跑流量”悬案需第三方监管

2018年06月01日 07:30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报载,在流量资费下调的大背景下,“偷跑流量”却成为网络热词。“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许多用户开始质疑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记者调查发现,用户流量过度消耗、运营商流量计费方式不够完善等现象确实存在,已成为通信资费降低的一大掣肘。

  “提速降费”是国务院近年力推的改革举措之一,不仅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有关部门也多次发文部署。在各方的强力推动下,流量资费确实降了。但很多用户发现,调降后的流量也“越跑越快”了。同样的流量,过去用一月绰绰有余,而今却提前告罄,有些用户按习惯时间缴费充值,却惊讶地发现手机欠费停机了。

  这边厢降费,那边厢用户花的钱却更多,于是有用户怀疑是否运营商在计费上动了手脚——“偷跑流量”。但按有些专家的解释,运营商“偷流量”是不可能的。于是,这成了桩“悬案”,用户怀疑归怀疑,但拿不出真凭实据。而移动通讯的流量统计,那是既专业又深奥的玩意儿,外行人云里雾里,只有运营商明白。谁又能为此做令人信服的公平裁决呢?

  按照常规思维,降费后的流量费增加或有三种因素:一则用户使用量确实增了。因各种APP愈来愈多和5G时代降临、速率加快,加之人们以为“价格便宜”了,放开手脚使用导致“流量快跑”也有可能。二则各种APP或小程序暗藏陷阱,偷走用户流量。目下依附于网络的商家大增,其中不少是靠流量费分成为生,因此,代理商“流量陷阱”无法排除。三是运营商本身的流量计费存在漏洞,或有意无意成了“罪魁祸首”。当然,或许还有其他普通人所不知的原因。

  客观讲,以上诸因素都是现实存在的。眼下如果把板子打向任何一方,恐怕都不服气。这是因为,作为商品的“流量”,它的速率、总量以及计价等,确有其特殊性。它不像普通商品那样,模样或品质大致可观,或借由专业机构鉴定;它也不像自来水、电力、燃气等,用户能通过水、电、煤气表看到,到底用了多少,一目了然。而且,即便商家与客户发生纠纷,还有质监、工商、消委会等可投诉、仲裁。但“流量不准”或有“偷跑嫌疑”这事,找哪个部门评理去?

  显然,没有第三方的监管与监测,流量用多用少、跑快跑慢,就成了只有运营商自家说了算的事。在此语境下,其公平公正性本身就值得商榷。而这也成为“流量偷跑”与否的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无解之谜。如果说,此前由于技术或体制等原因造成第三方监管缺失,尚情有可原,但当“流量经济”日益壮大,成为一个重要产业甚而高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时,尽快补齐监管短板,堵住漏洞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无论如何,降了资费用户却没有“获得感”,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警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