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格力量的精神指引

2018年05月07日 17:47   来源:光明网   杨增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我们除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也要继承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升华境界。

  是非分明、敢于担当

  马克思的一生始终表现出是非曲直、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态度。他的不少著作,是为批判错误观点而作的。不仅文笔犀利流畅,而且旁征博引、逻辑论证层层深入,读来令人倍感爽快和“解气”。透过其著作,现实中的马克思也正是一个善恶是非分明的人。正如《马克思传》作者麦克莱伦谈到的,马克思“激进而不妥协的立场、极端的爱以及使用归谬法对付对手的手法,这一切都使得他的文章有着鲜明的爱憎分明立场”。他一生坚持真理,始终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驳了种种错误思想观点。1845年以前主要是清算了哲学唯心主义立场上的激进青年黑格尔派;40年代末在经济学方面反对蒲鲁东主义;50年代批判在狂风暴雨的欧洲革命中显露过头角的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党派学说;60年代和70年代批判清除了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他一生理论成就的取得,正是坚持科学、崇尚真理,不断与各种思潮论辩的结果。他自己也说,无论任何事情,只要是依靠科学的判断得出的批判,都会欢迎,“比起那些公然的敌人,我们更应该对那些徒有其表之流展开体无完肤般的批判”。作为亲密战友的李卜克内西在回忆中曾说,“马克思的风格就是马克思本人。他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马克思不惧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那怕是独自一个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用燕妮的话说,“他宁愿牺牲所剩下的一切”。《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本是《新莱茵报》的续刊,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政治刊物,但由于德国警察的迫害和资金缺乏,仅办了6期就停刊了。马克思“为了挽救报纸的政治荣誉,为了挽救科隆友人的公民荣誉,他挑起了一切重担,卖掉了自己的印刷机,交出了全部收入,临行前还借了300塔勒来偿付新租房舍的租金,支付编辑的薪金等等——而这时他已经是被驱逐出境的人”。燕妮在1850年5月20日写给当时住在法兰克福的魏德迈的求助信中清楚地记述了这件事。事实上,当时马克思本可一走了之,但他不仅没这样做,而且还借钱偿付房租和编辑工资,独自承担了全部责任。即便忍受物质的极度贫乏,乃至这种贫乏给家人带来的极大困苦,他也不愿屈从于金钱,相反他反对人沦为金钱的奴隶。应当承认,马克思不是不花时间精力去挣钱,而是因为他更愿意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写作、留给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当他意识到“处境的确比五年前更惨”,“而且最糟糕的是这回的危机不是暂时的”,他亦不愿放弃写作,宁可当掉他最后一件体面的大衣。

  勤奋刚毅、严谨执着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大家都熟知马克思这句名言。他一生满荷着顽强的意志和对事业、工作的执着与勤奋。他顽强的意志力和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的执着与勤奋,令世人叹啧不已。在安年科夫眼里,他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组成的那种人。回溯其一生,信念和意志使他克服并战胜了很多今人难以体验的苦难,他的理论建树和革命实践活动并没有因为生活上的贫困而中断过,甚至主观上也未曾动摇过。对此,我们从马克思生平著作年谱上足可窥见。

  李卜克内西在回忆中称,“马克思工作十分繁重,而且由于白天常有干扰(尤其是流亡初期),他便在夜间补上。晚上我们开完会回到家里,他还常常坐下来工作几个小时。而且这几个小时还总是一再延长,到后来成了通宵达旦,到清晨才睡觉”。为此,燕妮“不止一次地严厉责备他,他却笑一笑说,这样做适合他的天性。”对真理和人的解放事业的执着,甚至是一种痴迷,促使他并不是沉迷于交际,而是沉静于让绝大多数人通向享有真正自由幸福的实践路径里。为了更好开展研究,马克思不喜欢喧闹的环境,而且在生活上也力行简单化。1842年4月,抱着写点东西并或许可以找到地方发表的想法马克思一家移居到了科伦,因为科伦曾经是青年海格尔派俱乐部所在地,有着其颇为激情的梦想。他喜欢科伦,但又心生厌烦,因为“科伦这种上流社会生活逐渐令他难以忍受”,因为“那里的生活太喧闹”,特别是“好友的众多,并不导致哲学的完美”。在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看来,马克思已经采用了一种在后来的生活中也不会改变的工作方式。

  我们还应学习马克思朴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精神。书对于马克思来说,乃是脑力劳动的工具,而不是装饰品。他把书当作“奴隶”,使其服从他的意志。在他看来,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而越是多读书,就越会感到自身知识贫乏,任何时候也不会满足。

  马克思崇尚自由思考、善于独立分析,治学尤为严谨。他常引用自己青年时代的哲学导师黑格尔的一句话:“即使是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要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足见他对自由思想的推崇。但马克思的随性思考并不缺少严谨的求证。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讲究方法。他提出一个问题时,总是力求简短,然后用较长的解释来说明它”;“马克思是一位严格的修辞家,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他“竭力主张语言纯洁,有时达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在马克思看来,研究“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楚问题。”

  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二十来页文章,他在图书馆翻遍了英国和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1893年2月恩格斯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介绍马克思在50年代独自埋头制定剩余价值理论时说,“在他没有完全弄清这一理论的所有结论以前,他坚决拒绝发表关于这一理论的任何材料”。拉法格也回忆马克思曾对他说,“宁愿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研究应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论从事哪一种科学研究,都不应该为这种研究会得出什么结果而操心”;另一方面,研究也不能回避现实实践,不能做书斋学问,“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绝不应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他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研究的原则立场,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提倡的,非常值得我们坚持。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转而研究经济学,到1867年3月底写成《资本论》第一卷,期间经过了近25年,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摘录和笔记。为了研究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历史,他在近50岁的时候还学习俄文,但半年后他已能津津有味阅读俄国诗人和散文家的著作了。他抱定“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的信条,总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仅语言方面,就能用德、法、英三国文字写作,能通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这一直为世人所惊叹。透过生平的治学经历、学术态度和身后所遗留下来的足以令每一个人感到震撼的大量著作文献,可以说,马克思就是近现代以来学人的楷模和典范。

  为人善良、胸怀坦荡

  纵观马克思一生,他关爱底层、同情弱者,并切实付出行动的善心善举,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早年《莱茵报》时期,针对林木盗窃和葡萄农等事件,他挺身而出为农民撰文维权辩护。他同情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痛斥权贵们欺压穷苦人的行为。正如格姆科夫所说的“他的心为贫民阶级而跳动”。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悲悯,对马克思来说,更像是个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马克思对个别人故意装穷装病来欺诈人的行为十分愤怒,他认为利用人类的同情和悲悯是一件极其卑鄙的事情,“但是不管行乞的人脸上多么明显地暴露出是在欺诈,只要手里抱着一个眼泪汪汪的孩子,马克思就肯定上当。他受不了孩子那哀怜的目光。体力衰弱和无依无靠往往激起他深切的怜悯和同情”。“好几次路过贫民区时,马克思突然从我们身边走开去抚摸那衣衫褴褛坐在门边孩子的头发,并把一便士或半便士钱塞进他的小手”。然而,与对待穷苦人的慷慨所不同的是,他对自己却常常是很节俭,“在英国,雪茄很贵,他总是挑比较便宜的买,”所以,“马克思抽的烟,他的朋友们是不敢尝试的”。

  马克思曾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旧社会里,光靠个人的良心发现并不足以改变大多数人陷于悲惨的境地。他意识到,除了使一个人具备知识而习成美德并变得乐善好施之外,更应当去通过现实物质利益的实践,在切实的革命行动中改变绝大部分人的悲惨处境。因此,马克思更沉心于探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无产阶级寻求革命与解放的科学路径。在他看来,“将精力投入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创想,会分散现实生活中前行的注意力,就像有些人一生都在构思一部伟大的小说,却从来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字。”而将“那些投入中在畅想美好未来中的精力,如果用在政治斗争中将会更有成效。”马克思“将注意力从未来的美好幻想转移到枯燥的现实工作,但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丰富多彩的未来。他对过去的看法比很多思想家都更为忧郁,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很多思想家相比都更具希望”。 他之所以“更为忧郁”,是因为他更为同情弱者、更能设身处地为贫苦者考虑;他之所以更具希望,是因为他真正找到了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而不会变为空想。

  马克思对待家庭和生活总是怀带着热情、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论从年轻时写给家里的信,还是后来和家人的关系,都足以察见马克思是一个热爱家庭和生活的人。尽管因专注于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常使这个家庭陷于窘迫,不得不靠朋友接济,但无论做父亲还是丈夫,他都尽职尽责,充满浓情爱意。这些良好的家庭美德和生活态度,值得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学习。

  马克思有着宽广的胸襟。他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他最喜欢的名言之一就是“为人类工作”。中学毕业,他就表达了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认为“以此为职业,重担就不会能把我们压倒”;“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从24岁到去世,马克思一直服从并献身于他的理想,这种理想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的同时代的人认识到了他的伟大,种种遗留下来的材料毫无疑义地证实了这一点”。他去世了,没有遗嘱,也没有国籍,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在当下的中国,怎样对待和评价马克思,不仅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涵养。单凭他一生为大多数人谋幸福而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就应该铭记他。若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确,马克思的一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时常处在颠沛流离的“漂”中,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经济来源,没有资产没有存款只有成堆的书籍和手稿,且因为困苦和疾病,四个儿女前后先离他而去……然而,如若把这些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看,马克思的一生却是最成功的。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17岁时的理想,颠覆了人们对人间世界的态度,“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进程”,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21世纪的今天,恰巧印证了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所说的:“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备注:本文部分内容摘编自作者2013年撰写的纪念马克思诞辰195周年的文章,原文刊发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增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