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加入“离婚大军”未必是消极表现

2018年04月25日 07:10   来源:红网   胡鹤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一份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出炉。当不少80后还在与“剩男剩女”的标签抗争时,第一批90后已经加入了离婚大军。他们中的有些人蜜月带上婆婆,没度完就吵着要离婚;“摇一摇”摇出女友,结婚快离婚也快;为谁洗碗,谁做家务等小事频繁争吵。(4月23日《人民日报》)

  这让笔者想起了去年曾在网络红遍一时的90后标签“佛系青年”,是形容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随缘”为指导精神的生活方式。2017年12月11日,一向善于售卖概念的微信公号“新世相”发布《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文章开篇便是“手里的保温杯水温未凉,办公室的90后已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宣布成佛了。”随后不少网友跟帖回复感叹,在城市中长大的90后似乎对于物质的得失没有他们的前辈那样敏感。伴随着“佛系青年”一词在网上广为流传,90后“无欲无求”的群体形象深深烙印在社会中。

  90后真的是“佛系青年”吗?从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这份数据来看,在90后已婚群体中,婚后2年至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更有甚者称,七年之痒变三年已成为90后婚姻的发展趋势。夫妻离婚时的一个普遍理由是感情不和,包括性格不合、三观不合。这个结果在网络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网友认为90后的婚姻格外脆弱浮躁,他们离婚大都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也有网友认为,婚姻的本质就是结盟——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险。因此,两人一定要很相爱,才值得结婚。还有不少媒体用《失恋33天》的一句台词形容当下90后与他们父母一辈不同的婚恋观,“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其实离婚者不乏90后,但还有更多的其他年龄的人群。至于为什么“第一批90后加入离婚大军”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与此前的“90后佛系青年”一样都是在售卖焦虑,是将少数人的事情夸大成整个群体的普遍现象。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发展必然会有差距,我们对“第一批90后加入离婚大军”震惊不已,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很多人一直把90后一代当小孩,其实他们已经长大,成熟,健稳地走向推动社会发展的舞台,接受时代的洗礼与公众的检阅。他们与80后、70后一样都要直面步入社会、职场晋升、组建家庭等等基本问题。没有谁一开始就能迅速成功地适应角色转换,当满怀梦想步入社会却迟迟未能实现,当刚刚成家无法妥善处理家庭关系时,这些压力与问题的背后,是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的痛点。90后也一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需要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社会舆论的指责。每一代人的成长都面临婚姻、家庭等问题,而每一个群体也都会有解决困难的途径。

  回到话题本身,笔者不否认恋爱与婚姻需要且行且珍惜,但离婚也不代表婚姻脆弱,更不能因此用“轻率”二字形容90后面对婚姻的态度。评论90后离婚一事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90后的婚姻会呈现出“脆弱的假象”?首先,婚恋观念的形成与原生家庭紧密联系。以独生子女为主力军的90后群体,成长于物质丰富、备受关爱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他们的眼界更高、思想开放。再加之,婚姻是人生大事。很多父母更愿意将自己的婚姻模式传输给下一代,期望孩子能拥有安稳的家庭。很明显,生活在时代巨变节点中的90后自我意识更强,人生追求品质,他们的观念已不是“养家糊口吃饱穿暖,将就地过日子”所能满足的。

  从这一角度看,“离婚”未必就是消极的表现,它也可能是90后渴望靠着自己的力量改变、终结婚姻里的伤痛与遗憾,更自由地追求个人幸福的体现。而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点指引、信任与尊重。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相信90后也一定会挑起担当,解决好婚姻与家庭中的种种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