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酒席重在分类治理

2018年03月23日 09:36   来源:法制日报   木须虫

  在统一的标准下“分类治理”,让刚性约束与倡导自治相结合,通过整治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最终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察委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云南省农村地区除为本人及子女操办婚事,为直系亲属操办丧事外,一律不操办客事。《通知》对婚宴人数、宴请菜品数量及费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其中,宴请每桌菜品不超过12个,荤菜不超过6个,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等内容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该通知太过严苛(3月22日《新京报》)。

  在不少的地方,滥办酒席成了群众不堪忍受的人情负担,操办酒席从服务于正常的婚丧嫁娶,异化为攀比敛财的手段。大操大办的泛滥,使得仪式与体面走向了奢华与浪费。

  治理大操大办意义无须置疑,不过如何治理一直颇具争议。从各地的治理来看,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办宴的标准、数量及送礼等标准难以统一,囿于多种因素,宴请需要因人而异;二是治理手段存在越权的嫌疑,普通村民不同于党员、公职人员,对操办酒席要求申报、审批,罚款甚至处罚与低保、扶贫项目等挂钩,如此僵化机械的管理,掺杂着权力的因素,无法得到村民的认同。

  与以往一些地方由县级及以下政府出台治理大操大办相关办法不同,云南省以纪委、监察委的名义下发通知,无疑更权威,涵盖的范围也更广。从通知内容来看,首先是确立了全省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统一标准,有助于消除各地尺度标准不同的问题,有利于营造移风易俗的大氛围。其次是释放出了对不正之风施以纪律约束的强烈信号。

  同时,云南此次的新规并不是此前地方经验的“放大版”。针对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议,云南的规定相对更为严谨。在标准上,其更强调节约以防止浪费,遏止盲目攀比,减轻群众负担。而在执行上,其更突出“分类治理”的原则,视操办对象的不同身份给予差别管理。村民中的党员、农村基层干部的标准是刚性约束标准,参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履行申报责任,对违规者给予相应处分。普通村民的标准则是指导标准,成为村民自治管理的依据,违规操办或违规参与婚丧喜庆事宜的,依照《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进行处理。

  云南的规定可谓在统一的标准下“分类治理”,让刚性约束与倡导自治相结合,通过整治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最终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当然,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需要耐力、勇气和智慧。笔者认为,治理大操大办,真正的难点在于将政府的引导、群众的期望,转化成为村民的行动与共识。推动村民自治需要激发自治意愿、提高自治能力、健全自治方式。在新规的实施过程中,也应防止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走捷径,以管代治,急功近利。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