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018年03月21日 08:15   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篇大文章,不仅仅是制作一些文物衍生产品,或者进行一些文物开发就完成任务了,远不是这样。首先,在文物资源共享上要做好文章。中华民族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文物量大面广,每一件文物都包含了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把这些资源提供给社会,让社会一起参与,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做的。其次,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如何使文物的内涵、文物所蕴含的价值观、文物所在时期的生产、生活信息,都被挖掘整理出来,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再次,要在政策引导和项目设计上让文物“活起来”。政策是导向,市场是关键。要确定文物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处理好利用和安全的关系,把死物变成有灵魂、有生命力的活物,需要创意、需要传播,最终的检验者是市场。在文物的文化内容挖掘、故事和价值阐释的准确性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乡村文明的振兴,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和驱动力,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造福乡民,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充实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重在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培育精英资源,充实精英力量,推动人才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传,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要开展“一村一规划”,修复乡土文化景观,提高乡建文化质量,坚持“多规合一”“一村一规”“绿色优先”,并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村落保护、村庄整治和民居建设。实施“民俗文化+”计划,发展优秀乡风民俗,增强乡村文化驱动力。实施“手艺农村”计划,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生态—人文”一体化发展。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鼓励扶持原创文学出版

  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不断增强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在政策与投入等方面扶持与鼓励原创文学佳作的出版,比如在国家出版基金、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图书奖和出版人奖的评审中,单设有关原创文学新作的类别,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和评奖名额,对相关出版单位的考核与评级工作中增加原创文学作品出版质量与数量的评价指标等。要通过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等多种把关手段,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比如明确规定出版中外文学名著单位的专业资质与门槛,对校勘者、译者和责任编辑的相关资质与能力进行基本审核等。

  洛阳市文联副主席王绣: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文化产业建设一哄而上,一些文化企业品牌战略意识不强,缺乏叫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为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各级政府不仅要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和顶层规划,还要有一整套的政策支持链与保障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强化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宣传,突出品牌效应,打造龙头企业,结合创新与文化创意,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培养和储备文化产业方向的精英人才。各高校可开设文化产业专业,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科班人才,各级政府可建立文化产业培训机制,对文化产业企业有计划、上规模进行培训,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光明日报李慧整理)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