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需教育体制创新

2018年03月16日 10:09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连日来,多名代表委员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学生减负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人才选拔、考评机制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多方入手、共同发力,以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3月15日《法制日报》)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纷纷推出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礼包”:先是教育部出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继而是多地出台中小学校早上推迟上学的举措;同时,杭州两城区规定,小学生作业晚上9点、初中生作业10点做不完,可以不做。这些“政策礼包”,不仅可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充分的睡眠时间,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特别是,多名代表委员提出“中小学生减负,需要家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共同发力”,显然是个好建议。

  回顾教育减负历程,从国家到地方,尽管各级教育部门的“减负令”,锲而不舍地推出了数十年,却难见实效,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官方释放的减负利好消息,似乎并未收到多少舆论赞许。近日,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尤其是家长圈掀起不小的波澜。此文间接提出的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学校在实施减负,但是因为升学压力不减,家长又纷纷为孩子增负。有专家评论,只要应试教育还在,真正的减负只是“看上去很美”。换言之,即便是学校执行了“减负令”,也难以阻止“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发生。

  可见,中小学生减负,需多方共同发力。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好家长的参谋,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搞一刀切。同时,要告诫家长:既然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美好愿景,那就应该顺其自然,不要违背自然法则,不要“好心”反而扭曲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再者,教育“减负令”,应增加处罚条款,不仅针对教育部门和学校,家长违反了“减负令”,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惩戒,以此倒逼他们善待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若想教育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对基础教育而言,当务之急是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高考招生,要打破“唯分数是举”的选才机制,代之以全面综合的考量,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以此倒逼学校回到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驾齐驱”的健康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