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不仅是企业公关的一次大考 还应成为准则

2018年03月15日 07:13   来源:经济日报   

  又是一年315,又有老百姓津津乐道的315晚会。然而,业内却戏称,315晚会就是办给各个企业老总和公关部看的。进入3月份,公关总监们就开始千方百计打听今年自己的公司有没有“上榜”,315当晚,他们紧张地守在电视机前,如果被点名就立即开始危机公关,如果没被点名就庆幸又平安度过一年,洗洗睡觉。只留下第二天老百姓们照例对晚会上被曝光的企业和产品义愤填膺。

  但是,剩下的364天呢?这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产品和行为就不存在吗?回答是同样存在,只是不那么引人关注。因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投诉渠道不够畅通。

  我国的消费投诉电话是12315。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透露,调查显示只有70%的城市居民知道“12315”。有个部级领导买的商品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找到张茅,才知道是工商总局管消费投诉。

  而且,12315投诉电话推广了这么多年,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就是热线太热,打不进去。张茅自己也承认,工商系统内部检查12315的时候也打不通。现在统计12315投诉总量的时候,工商部门其实对数据也“发虚”,因为有些投诉相关部门并没有接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3月份,工商总局建设了12315第一期互联网平台并正式开通。只要关注微信12315公众号,就可以网络投诉。上线仅9个月,网络平台就解决了38万件投诉,效率非常高。

  不过,这套系统还有待改进升级。比如,同电话一样,投诉时消费者需要提供商家名称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消费者往往很少记得商家的准确名称。而且,有的洗衣店、小饭馆根本没有证照,在工商的市场主体系统里查不到,无从投诉。

  这些问题,把消费者拦在了投诉的大门外。怎么解决?首先还是应该借助技术力量。据了解,工商总局即将上线二期互联网投诉平台,将增加电子地图功能,消费者点击购买地点后,工商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在线处理举报。

  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市场监督作用,及时处理投诉信息,依法处理不法商家。

  第三,还要尽可能地把消费者的投诉变成强有力的威慑。比如,继续推进企业投诉公示试点,将企业被投诉的情况经由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以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选择服务时,可以提前查询。如果发现这个商家有多次被投诉的经历,或者是解决投诉特别不给力,就要多留个心眼。同时,还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曝光这些被投诉的企业和商家,让全社会共同监督。

  总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该只是企业公关在315当天的一次大考,应该成为所有商家时时敬畏的一条准则。(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若 愚)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