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跑题了,看得我一滴口水都没流

2018年02月24日 09:42   来源:东方网   江德斌 纸上建筑 马庆云 木子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春节期间开播了。目前,播出四集,万众瞩目之下,观众给出的评价并不是太好。

  四集内容无一不被吐槽质疑,难怪有不少人担忧,《舌尖》的金字招牌怕是保不住了。总结网友的评论大致是,第一集是个加强版的网红购物节目,第二集则像互联网直播吃早餐的味道,第三集被评为封建糟粕大联欢,第四集中的“中药口红”更被爆出原材料全部购于网络三无店。

  面对这些负面评价,《舌尖3》到底冤不冤?

  以第一集《器》为例,这一集主要讲述锅、刀、灶、案、笼、坛等中国家庭厨房必备的器皿器具。有网友就指出,《舌尖3》里所介绍的每一个器物,均由工匠费尽心力手工打造,为中华美食增添光彩,背后无不彰显传统工匠精神。《舌尖3》在这方面创新突破,看似有些偏离原有轨道,但这种创作上的冒险,丰富了美食的涵义,提升了公众对器物的认知,并让许多人重新审视传统手艺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值得推荐。

  有支持就有反对,有网友就细心的发现,正是因为依托央视大平台,《舌尖3》里介绍的器物在淘宝卖到脱销,其中某铁锅一晚上网友下的订单,已经足够一年的产量了。可片中选取“独此一家”是否能真正代表这个手艺群体呢?有媒体认为,传统铁器、木器一类,是某地区普遍流传的技艺,有一定广泛度的供应方和买受方,绝非独门生意。节目把本该大家吃的蛋糕集中在一个网红幸运儿身上,这样做,难免给人“收钱打广告”的不良印象。

  除了有打广告之嫌,每集中的知识性错误、地方特色文化解释错误、虚构造假等都被网友们诟病。比如,针对“锅”大家指出,熬浆不沾的原因是搅拌和火候,而非锅本身的厚度。又如,第二集中重点叙述西安“水盆羊肉”时提到“回民街”建于唐代,实则确是明代;同时,以“水盆羊肉”出名的城市也并非西安,而是陕西渭南地区,以蒲城、澄城、大荔最为有名。更有专业人士指出,《舌尖3》中错把从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当做古文中的鲈鱼(实为四鳃鲈鱼)。

  在大家都习惯卖情怀的现今,《舌尖3》想要在创新中寻找突破,打打情感牌本无可厚非。但编导似乎除了小家小户、下岗女工、频临失传之类苦情路线之外,完全不会别的手法了,菜色变化再多,都一个腔调来介绍,观众没吃腻,先看腻了。

  有位网友总结的很好,情怀不是靠泛滥的空镜去刻意营造,也不是“爱是最好的调味料”这种小资鸡汤,更不是推崇传统民间美食就举起反现代化的大旗。用土方法烧出来就是美食?如果非要说“妈妈烧的菜才是真正的美食”,前提也得是你妈妈真的会烧菜。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