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年味儿“加点料”

2018年02月14日 08: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卢泽华

  年关将至,很多人和往年一样开始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年轻人不太在乎过年的传统习俗,大街小巷罕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甚至连各家的春联也变得千篇一律,丢失了文化韵味。

  看到这些,很多人不免担心,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会逐渐式微。然而,当我们拆开手机上亲友发来的祝福红包的时候,当我们在拿着网上各类优惠券抢购年货的时候,当我们用各种春节主题的表情包在网上引爆笑声的时候,就会发现,虽然“线下”的节日符号有所减少,但“线上”的节日气氛却越来越浓。一句话,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年味儿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变化。

  时代在进步,年味儿也会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演变。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文化符号正在消失。然而,互联网也给春节带来了新的“料”,把喜庆和年味儿搬到网上,打造出另一种形式的全民同欢。比如,近年来支付宝推出的“扫五福”活动持续火热,人们拿着手机不停地“扫福”的情景随处可见。再比如,央视网联合百度人工智能尝试推出了“智能春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智能春联”拥有创作春联的能力,这也让传统的春联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上兴起的年文化与线下的传统年文化并不冲突,也不可能形成替代关系。互联网作为人们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出春节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实属必然。但人们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互联网中。街道上的灯笼,面对面的祝福,给长辈们拜年,全家人吃一顿年夜饭……这些积累了几千年的传统年文化,是“年味儿”的源头所在,也是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因此,只要能坚持春节文化的“初心”,无论线上线下,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辞旧迎新的仪式,都有贺岁祈福的年味儿。两者互相补充,完美结合,年味儿就会被赋予新的时代活力,持久弥新。

  总之,走街串巷,张灯结彩,爆竹声声是年味儿。微信上给朋友发个红包,在网上置办点年货,晒一晒全家福、年夜饭,同样也是年味儿。传统需要传承,同样也需要创新,正如源头需要活水,中国人的传统年文化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才能永葆活力。如果每年春节,网上都能飘荡着各种“年”的符号,与线下的节日气氛相得益彰,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