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严肃历史更加鲜活地走进当代

2018年02月14日 07:10   来源:北京日报   胡宇齐

  推出20个月、售出300万册,创下这一惊人销量的图书,既非首次出版的新书,也不是流行风的穿越宫斗小白文,而是诞生已整整八十年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位西方新闻记者的“西行漫记”,一部真实记录上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历程的纪实作品,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再经编辑出版,一跃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首部一年内码洋过亿元的书、成为国内出版界2017年头号爆款图书。这个颇有些意外的文化事件,值得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的销售表现,粗看在意料之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其实,这已是此书的三度蹿红。1937年,此书刚一问世便轰动世界,西方人第一次了解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许多中国青年则冒险争阅、辗转传抄,甚至读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79年,由董乐山译出的全新版《西行漫记》首印30万册,两年左右发行165万册。“红星”历经岁月而不朽,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本就具备深厚的读者基础。此次出版又收入了50余幅珍贵插图,悉心设计宣传推广,入选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并抓住了更多人试图解码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契机。天时地利人和,让这部“由心灵所驱使的笔”写就的“奇书”,在新时代又一次大放异彩。

  “红星”炽热,鉴照出人们对历史阅读的旺盛需求。生于一个有着厚重记忆的国家,探索历史的密码、把握其中的规律,是许多国人自然而然的心理需求。放眼四周,爱好历史者众,然而,堪称精品力作的太少。当下的历史作品,戏说款基本毫无底线,讲起来莫不是帝王将相的宫斗、才子佳人的情仇,又或者将历史解读为权谋术、厚黑学、潜规则的大杂烩;严肃款则多缺乏吸引力,少有生动细节,读来晦涩难懂,颇有一副板起面孔的说教意味……前者无异于将污水残垢灌入思想空地,危害之烈远比轻视历史更甚。后者又将高门坎搬到了读者面前,将他们拒之门外,白白消耗掉了旺盛的历史热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正是通过阅读历史,共同记忆得以传承,主流价值能够夯实,脚下道路更加坚定。但就当下而言,一到特殊节点,时有噪声杂音出现;面对恶搞历史的行为,不以为意的心态还相当普遍……这些都反映出当代人对严肃历史的学习仍然相当稀缺。今天的中国,已经迈进风光正好的新时代,前所未有地接近复兴目标。当此之时,更需要从党史、军史、国史之中,从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程之中,去读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去坚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仰,去汲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力。

  如何让历史说话、让史实发言,是当下需要深思的课题。《红星照耀中国》的火热说明,严肃历史并非没有读者,关键是要找到精彩的讲述方式。而它的一大特点便是融通了“大”与“小”,大题材、大视野、大人物,但又有生动的细节、强烈的现场感、动人的梦想等,让读者纷纷表示“觉得很温暖”“非常可爱”“阅读令人愉快”。历史不该是尘封的板正记忆,更不应该是埋没于故纸堆的空洞故事,放弃掉“高大全”的刻板,改变没有温度的讲述,让历史中的一个个人物真实起来、一个个细节生动精彩起来,严肃历史就一定更加鲜活地走进当代,“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