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终身受用的本钱

2018年01月23日 09:16   来源:光明日报   杨龙

  学生向老师“要分”是个老问题,大学教师大都遇到过。近些年,随着考试成绩“含金量”的大增,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敏感度也明显增加,而一些外部力量也试图影响教师的给分,结果给教师带来了一定心理压力。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亟须改变。

  学生“唯分为上”是一种功利主义行为。在社会普遍存在功利心理的背景下,学校亦难独善其身。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成绩与毕业、“保研”、出国、就业有直接关系,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对一名学生来说,一分之差或许就是冰火两重天。二是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打分对教师考核和评职称都有影响。这使得教师在打分时小心翼翼,不愿得罪学生,也使学生有“资本”对老师打分提要求。同时,由于教师在评职称、业绩考核等职业生涯重要环节还会受到来自行政部门、社会力量的影响,在面对各类外部干预时,有些教师不得不低头。

  改变“要分”现象,一是要尽量减少“一分定乾坤”的情况,实行多种评价机制并行,不能因考试成绩而把教师推向掌握学生“生杀大权”的地位,以便减少学生与老师的对立,为教师给成绩减压。二是要明确课堂教学与品德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界限,不能以行政理由或学生管理需要干预教学。同时,学校应态度鲜明地抵制各类外部力量插手学校事务、干预教师教学工作的行为,让坚持底线的老师能“睡得着觉”。三是教师在评阅试卷时,要自觉抵制外部干扰,坚持按照标准给分,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守住教师的职业底线。教师心中有杆秤,公平公正,问心无愧,自然能坦然面对学生。

  “要分”现象不时出现,我们更应思索,学生学习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可以说,在大学入学率已经接近普及水平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阶段的学习仍应是打基础。大学教育的内容,大体上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本科教育通常讲“宽口径,厚基础”,不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某一专业领域。学生在大学阶段,如果抱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很可能走偏,一是过早地把自己局限于某个领域,而且可能自己并不擅长;二是把学习这一非功利的活动,变成计较得失的交易过程,偏离了教育的本心。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并不局限于学习能力,即使是学习能力,也不应都用分数衡量。如果把提升自己多方面能力作为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大可不必纠结某一次考试的结果。“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习的“初心”是为了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将来为社会作贡献且终身受用的本钱。

  (作者:杨龙,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