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全民答题”夭折于商业狂欢

2018年01月17日 13:13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花30分钟,答12道题,就有机会从上百万元的奖金池中分一杯羹,甚至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你愿意试试么?连日来,直播答题迅速引爆社交网络,从“芝士超人”到“百万英雄”,再到“头脑王者”“冲顶大会”,一众号称“知识变现”的直播平台开启了全民答题“赚钱”的浪潮。

  高额的奖金诱惑,超低的参与门槛,显著的社交裂变,堪比“吃鸡游戏”的紧张刺激……种种新玩法的叠加,让众多参与者“欲罢不能”。举目四顾,不管在街头,还是在巷尾,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见手指翻飞、低头触屏。某种程度上,对着手机“知识竞赛”已然成为一道社会风景。而竞赛题目也是包罗万象,上到天文地理,下至娱乐八卦,让人们在头脑风暴中感受到无尽趣味。各大平台动辄百万的参与用户,也折射出公众对知识需求的井喷态势。

  但平心而论,这些产品的花样炫技之下,商业形态其实很初级。一方面,“直播+答题”的模式并无新意,只是复制了传统电视时代的有奖竞猜,堪称手机直播版的“开心辞典”。而极低的技术门槛也让盲目的资本一哄而起、互相拷贝,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一批“傻傻分不清”的APP就遍地开花。另一方面,撒币收割流量的商业逻辑简单粗暴,让前途本来可以很光明的趣味知识产品淹没在商业大潮之中。眼下,各大直播平台的营销大战愈演愈烈,一个个剑拔弩张,为吸粉使尽浑身解数。可不管是提升奖金额度,还是拉来明星助战,大家的着眼点都是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花最少钱、圈来最多人。在这种功利化、挣快钱的思维导向下,产品内容无关紧要,决定胜负的唯一变量只是谁砸的钱多。而人们答题,也并不在意知识点是什么,而是直接语音搜索,甚至外挂作弊。对于衍生出的种种乱象,业内人士由衷感慨: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搜索送你上分。

  放眼当下,想必没有人会否认知识产品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一个新兴风口。当“早上刷牙听‘得到’,吃早饭时听‘喜马拉雅’,地铁之上刷‘知乎’,睡前订阅好几个专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习惯,当“付费邂逅新观点”成为很多人的主动意愿,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以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产品来开拓这片前景无限的蓝海,而非让其早早夭折于商业狂欢中,夭折于同质化拷贝中。对于平台来说,看似用一百万收割三百万的流量稳赚不赔,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赢家。殊不知,简单粗暴“割韭菜”只能赢得一时,谁能把知识经济这个市场做大做强,才能“赢得一世”。“知识就是生产力”,这不能仅成为开发者宣扬产品的一句广告词,更应该成为其沉下心来打磨精品的态度、久久为功雕琢优势的过程、持续发力培育创新的自觉。设计够独特、体验够完美、带去更多启发式思考,才是未来知识消费的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风口,脱离了持续创新,遍地机会的反面,就可能是一地鸡毛。能不能持续推出优质内容,才是真正决定产品生命力的关键。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