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需更多政策关怀

2017年12月21日 09:07   来源:工人日报   张海英

  据《都市快报》报道,家住浙江杭州余杭瓶窑的王阿姨,老两口住着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子女工作忙,平时感觉有点冷清,今年7月开始“抱团养老”生活。目前,王阿姨农家小别墅里一共住着7户人家,大家互助互爱,生活和谐。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超2.3亿,如何解决养老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进行探索,也需要老人们积极思考和尝试。“抱团养老”不仅丰富了养老方式,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减轻养老负担,而既有案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教训,对其他老人都有参考意义。

  从常识来说,要想防止抱团养老失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志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老人抱团养老容易成功。比如王阿姨选择的老人多会打麻将。二是有详细合同约束。如王阿姨的《结伴养老协议书》就对卫生绿化、个人隐私、房屋租金、伙食费、值日等方面做了规定。

  不过,目前更适合以“初步成功”来描述上述案例,因为这些老人抱团养老时间太短,很多问题尚未暴露。退一步讲,即使这种案例是成功的,也仍需政策方面的关怀,毕竟支持多种养老方式也是政府的分内之责。其一,对老人们来说,首要风险就是健康风险,一旦抱团养老群体中,有人突发急病,仅靠老人抱团未必能应对,能否制定相关政策,让抱团养老点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值得考虑。再如,老人间一旦发生纠纷,依据自定的《结伴养老协议书》未必能化解,是否可以制定规范的官方协议供老人参考,提前预防矛盾,或是建立完善的纠纷协调解决机制,确保该养老方式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是否可以考虑在政策层面公开承认并鼓励抱团养老,让参与者更有信心。事实上,抱团养老多年前在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

  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眼下,应当看到“抱团养老”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并及时给予其必要的政策关怀,让抱团养老者感受到更多暖意,也让我国的养老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起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