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2017年11月28日 09:5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引子: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把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这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措施。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启用和流动也势必产生重大影响。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王 玥

  嘉宾: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

  刘业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肖 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如果职称评定由外部的行政机关来主导,难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

  主持人: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下发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有哪些弊端?

  刘业进:高校职称评定在《暂行办法》前的旧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类似政府机关人员的招聘和晋升,实行“定编定员定岗”,而高校教师群体是一群从事“知识生产”的群体,是一个专业团体,个人的生产绩效很难通过简单的计件制来观察,只能基于知识人共同体长期的传统和惯例,由“同行评议”来决定。如果职称评定由外部的行政机关来主导,难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

  朱海就:原来职称评价办法,是“期刊挂帅”的,在高级别的期刊上发文章就容易评上职称,专家在评审时主要也是看有没有发表高级别期刊文章。但把期刊分为高级别与低级别,进而据此把论文分为高级别论文与低级别,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行政性的做法。文章如同产品,重要的是它对需要它的人有没有“价值”,价值与等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期刊挂帅导致高校老师要迎合期刊的口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进行创造。评价与创造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当评价不自由时,创造也不可能发生,中国的创新大部分在企业而不是在高校就是这个原因。

  肖俊:首先,职称的评价指标是一套关于教学工作量、学术研究发表、课题数量等级、教学科研奖励等级的量化指标,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为主的量化的评价方式会人为地在教师中制造不公,伤害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次,量化方法对发表数量多、课题多的教师有利,间接鼓励教师从事产出绩效高、出成果快的实用和应用研究,而不愿意从事需要时间积淀的基础性研究,助长了功利化的科研取向,抑制了基础性研究的兴趣和动机,长期来说对中国的学术前景是极为不利的。高校落实自主权后,高校老师的创造力会真正发挥出来,他们将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创造,同时接受思想市场的检验。

  评审权下放对高校教师来说是好事,可以节省以往参加职称评审时的一些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及交易成本

  主持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将对高校教师队伍产生哪些影响?

  朱海就:假如真的能够落实自主权,那么就会推动思想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思想市场将承担起评价一个老师水平和贡献的角色。在思想市场中,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身价,高校所做的,只是把它认为合适的人才“买”(聘)过来。高校对人才的聘任,本身就是参与人才的评价和定价,有了自主权的高校才是合格的买主,才是思想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高校落实自主权后,高校老师的创造力会真正发挥出来,他们将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创造,同时接受思想市场的检验,他们的努力对社会是有意义的,并且会得到合理的回报。

  肖俊:评审权下放对高校教师来说是好事,可以节省以往参加职称评审时的一些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及交易成本。

  下放后更多高校将获得高级职称评审权,特别是正高级职称的评审权,高校将在职称评审方面获得自主权,这使得教师的职称评审程序得以简化,不用再像以往要通过学校初评、校高评委、省初评、省高评委四至五个评审环节。不过,评审制度不改革为岗位评聘制,旧的问题肯定会继续存在。

  刘业进: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教师对校长及其行政班子施加更大的压力,而高校自身也将在本校教师的压力下和高校之间的竞争(还远非正常的竞争,因为其他配套制度没有到位)压力下,难免出现“放水”现象,控制的不好,难免出现职称评定“大跃进”。推进职称评定权下放,必须同时配套强有力的可置信的高校间质量竞争——这种竞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生源竞争,所以必须下放招生自主权,这种外部竞争迫使高校从办学质量的角度整体上把握职称评定的质量控制。可以设想,新制度实施以后,高校教师会觉得“更有盼头”了,但如果质量和公正性把握不好,其他模块改革不及时配套,最后教授职称的“含金量”就像大学扩招一样质量和声誉下降,最终受损还是教师自身。

  “刷职称”或“职称放水”的问题,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改革跟进,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主持人: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有人担心,会不会存在“刷职称”的问题,即有人到一所比较普通的学校评上教授职称后,再以此身份转到更好的学校当教授。这种现象该如何避免?

  刘业进:“刷职称”或“职称放水”的问题,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改革跟进,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一旦职称评定权下放给高校,高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差异巨大,各高校在职称评定上获得自主权意味着可以各自为战,各玩而各的,这样此教授和彼教授虽然都称“教授”,可质量差别就大了,会稀释旧制度下原本运行相对完好的高校教师职称的声誉。现在此项改革已经推出,接下来最紧迫的议题是——及时推进配套改革。

  肖俊:目前,这种所谓的“刷职称”现象并不多见。我们应该鼓励学校之间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有流动说明高校之间有竞争,有竞争的高校环境才是一个有活力的学术环境。

  我所担心的不是流动、跳槽,而是有些学校不思进取、故意设置人力资源流动的制度障碍,限制优秀教师的自主选择。对于地方学术竞争力较弱的高校来说,更应该重视如何通过促进教师安心工作的制度安排来提升教师的忠诚度。对于竞争力较强的高校,更应当鼓励教师的自主流动,以持续维系本校的学术水平。

  朱海就:有了自主权之后,高校反而更加不敢随意地聘任,因为它要把声誉抵押下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普通高校的教授要跑到好的学校当教授是不容易的,但是,假如该教授确实有水平,被好的学校发现了,那么被好的学校聘任也是有可能的。自主评审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自由度比较大。

  真正的学术秩序,只有在自主评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秩序,就不会出现 “乱评”的现象。相反,在行政化评审体系下,没人真正承担责任,大家都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所谓的学术委员会制定的评审文件,这样就会出现“公地的悲剧”,给教育界与学术界带来不好的影响。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