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细则要公平审查

2017年11月21日 10:19   来源:东方网   清珩

  在各地公布网约车试行细则一年多后,自今年9月以来,泉州、兰州、杭州等地陆续出台修改意见,从司机户籍要求、车辆标准等级等方面降低网约车注册门槛,减少审批、交给市场充分竞争。

  在这背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针对地方法规违反公平竞争一事展开调查成为了重大推动因素。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中央政府部门开始干预一些地方过于严格的网约车准入政策,促使这些政策向更宽松的方向转化。

  什么是公平竞争?经济学者张维迎在《市场的逻辑》一书中指出,衡量公平竞争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准入自由。但现行多个城市的网约车细则,一方面限制驾驶员的户籍,非本地人不得开网约车,另一方面又从排量、轴距、车价等方面对车辆提出种种要求,甚至要求必须装载有关部门指定的GPS设备等,网约车数量因此急转直下。

  网约车减少了,打车自然变难。某网约车平台的一项数据显示,2017年6月的打车难度与2016年6月相比,北京增长12.4%,上海增长17.7%,广州增长13.2%,深圳增长22.5%,其他城市也是大同小异。各地网约车细则虽然多有服务之名,但其内核却以管制为主,各种限制条款就像一道道紧箍咒、一条条减速带,让网约车从飞速发展的轨道上慢下来,也给乘客带来了诸多不便。实质上损害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也拉低了技术带给民众的便利感——

  据《法制日报》报道,如今的网约车新政实施已满“1周岁”,相比破局之初,现在的点赞声并不强烈,打车难度也比同期增加。这也表明,一些地方的网约车政策是在为市场制造不公,在给民众制造不便。

  上个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下文简称《实施细则》),从审查机制和程序、审查标准、例外规定、社会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相关规定进行了解释和细化,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最终激活提供了针对性指导。

  网约车地方细则涉及面广,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关涉最直接,对之进行有效的公平竞争审查,可视为激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其普遍落地的一种“试验”和示范。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一些地方的网约车细则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正是为了维护和恢复市场公平的必要手段。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才会让政策纠偏成为可能。这才能给创新更大空间,给新经济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让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落地,就是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必经之途。在此,不妨先从落实对网约车地方细则的审查开始。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