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刷单炒信 常态化监管要主动发力

2017年11月17日 07:34   来源:西安晚报   邓海建

  电商起诉刷单平台第一案日前在杭州西湖区法院落槌。阿里巴巴将从事网络炒信刷单的杭州简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起诉到法院。法院认定,简世公司组织炒信的行为违背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并扰乱了电商平台的经营秩序,一审判决该公司赔偿阿里巴巴经济损失20.2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11月16日中国青年网)

  在炒信的江湖,新开小铺都能“刷”成百年老字号,积压成山的烂货都能给你“刷”成爆款。

  刷单之祸,路人皆知。第一,它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交易信号出现紊乱。短期暴利的结果,就是“上当不过一回头”。第二,侵犯消费者权益,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在刷单中被遮蔽。炒信刷单,玩的就是坑蒙拐骗的网络版。第三,涉嫌不正当竞争,耍花活的盆满钵溢,劣币驱逐良币之后,匠心创业的反倒无处安身。当然,如果在法治语境下观之,这显然是对法之威严的赤裸裸挑战。虚假买卖的泡沫,迟早会有幻灭的一天;但如果商家的心思都花在炒信刷单上,实体经济还有前途可言?

  近日,凭安信用发布《双十一购物信用监测报告(2017)》,以翔实的数据揭示“双11”期间网络购物信用状况。“双11”当天,凭安信用共对三个电商平台进行监测,共计监控到特高交易订单5664987笔。眼下,还没有权威数据说“双11”里的炒信刷单有多疯狂,但如果电商和简世公司等之间的猫鼠游戏没有公平正义的结果,受害的还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20万罚单能让刷单者长记性吗?恐怕并不能够。该例判决更多的是形式意义、警示价值。好在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及入刑等罚则更为凌厉,而严查炒信刷单行为,常态职能监管恐怕更要跑在电商起诉的前头。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