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万人签名”究竟惩罚了谁?

2017年11月14日 10:01   来源:中国网   含辰

  一则“万人签名”的请愿书转发于自媒体平台。

  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在自家门前残忍被害,凶手是其室友的前男友,江歌被连桶数十刀,最终因失血过多而不幸身亡。

  更准确地说,这是老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室友”,“90后”的江歌仅仅是为了保护同样“90后”的老乡不受前男友纠缠,收留老乡在自己家里住,最终却送上了自己的性命。

  江歌被害已经近一年,江歌案也即将在12月中旬开庭审判,然而根据日本的法律,嫌疑人陈世峰难以判处“死刑”。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江歌母亲在承受着失去唯一依靠的同时,也在为女儿事件的正义奔走呐喊,“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在网友的正义下突破了近18万人的大关。

  江歌的室友刘鑫在时隔近300天后终于浮出水面,当初没有勇敢面对当事人家属以及舆论的她正面临着“网络暴力”的指责、谩骂,而凶手陈世峰即便是有了“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也未必会在日本被判处“死刑”。

  那么,这份有着“万人签名”的请愿书,这份凝聚了网友的正义声音和意愿的签名,究竟惩罚了谁?

  从法律角度来说,法院在量刑时,主要考虑到事实、证据以及法律的具体规定,“万人签名”是民众的意见或者属于社会舆论的一方面,这对于司法相对自由的日本而言,社会舆论声音固然要听,但其对于判决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日本对于死刑的判决更是较为苛刻严格。

  这与我国传统的“杀人偿命”思想有一定出入,“万人签名”的背后反映了民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和舆论倾向,但对于“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律量刑而言,在惩戒凶手的影响力上却较弱。

  退一步讲,即使没有“万人签名”,凶手也会按部就班按照司法程序接受法律的审判和制裁。

  从道义层面而言,室友刘鑫法律无罪,但网络舆论对于刘鑫的关注之声远大于对凶手的关注。在这一方面,情感本能的大于理性,就像刘鑫沉默了300多天一样,“法律无罪,道义有罪”,这种谴责远比法律量刑更加严重。“万人签名”的请愿书让网友知道了事件的始末,也让网友对于这个“自私”“没人性”的女孩儿口诛笔伐。

  此刻的“网络暴力”对于刘鑫来说,也是舆论的审判。

  法律理性,舆论则感性,舆论从情感和本能的人性出发,用最正义的声音感同身受地开始了舆论审判,随之而来的是祸及全家的人肉搜索,后者是舆论审判的过渡,在审判他人的同时,“网络暴力”也在道义的边界上游走。

  “万人签名”对于法院量刑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18万人签名的背后,让每个人都了解了事件的始末真相,感性大于理性,更多的人找到了凶手和被害者的纽带——刘鑫。这个当初不敢开门的人,同样连好朋友丧礼都未曾参加的人,或者说江歌为了她而赔上自己性命的女孩,成为舆论的焦点,在“网络暴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尽管没有法律制裁,但最终却为当初的胆怯而付出代价。这不禁引人深思: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儿,同为老乡,同为好友,一个有着责任担当,一个却胆怯不敢开门,在危险面前,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性格差距?

  一直把江歌作为骄傲和依靠的江歌妈妈为女儿的死去伸张正义,遗憾的是,江歌妈妈曾在网上曝光了江歌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图片头像等信息,舆论对这一行为选择了沉默,但法律会沉默吗?

  连桶数十刀的凶手即将接受法律的审判,而深害其中的家属将一直沉浸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之中,涉事的当事人刘鑫或许面对舆论的审判而活在愧疚、后悔之中。

  “万人签名”究竟惩罚了谁?法律未必可以惩罚道义有罪之人,但道义的惩罚却可以让有罪之人背负良心的谴责。

  似乎谁也没有逃脱本该承担的责任。

  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万人签名”的背后,惩罚的正是头上既无灿烂星空,内心也无崇高道德法则的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