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铁路运营的曲折历程

2017年10月26日 07:5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伦敦希思罗机场出来,去往火车枢纽站国王十字站,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时间正值下班高峰之前,火车上的人不多。这是英国最老的地铁线路之一,时而走在地下,时而在地上爬行,车内的陈设和窗外的景色,一路上满满当当都是历史。车厢狭窄,铺设的软垫透着英式做派,只不过,收不到移动信号。

  最突出的特点是贵。票价在非高峰时段也超过三英镑,如果是高峰时段还会更高。然而,英国人一直将在高峰时段随行就市的提价视为当然。

  票价高昂,是英国铁路服务的一大特点。如果将价格限定在某一水平,铁路能否吸引更多旅客,从而靠薄利多销达到不赔钱的水平,不得而知。问题在于英国人不信任这一套,即便是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火车头,一样也要看能否盈利。如果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就宁可放弃。只不过,即便在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奉为圭臬的经济学界,很多人也有异议。

  英国是世界上铁路商业运营最早的国家,现在去湖区和一些小城市,偶尔仍可看到已改为旅游设施的老火车冒着白烟行进。时至今日,英国铁路在欧洲仍算是客流量和运营效率比较高的网络之一。

  英国铁路系统随着监管理念的变化走过了一段曲折往复的历程。最早的铁路基本是私有,大大小小的公司你管一片我管一片,有人将之描述为“一块块的补丁”。从一战开始,在各种因素推动下,这些公司逐渐合并,形成了几家大的私营公司。人们开始意识到,铁路集中运营有一些好处。

  二战后不久,英国的铁路系统变为国营,直到1995年私有化。铁路设施升级和设备更新在上世纪50年代继续进行,但不久之后,英国交通管理当局的一些调整使得对于交通系统的整体协调减弱,铁路运送旅客的数量在国有化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出于盈利考虑,英国撤销了一些偏僻小站,铁路网萎缩。这些小站贡献的客流量相应减少,对铁路干线的客流量也产生冲击。

  到了1995年,英国铁路再度私有化,铁路网交给一家公司维护,但铁路服务公司分包给了几家公司。此后,铁路客流量确实显著反弹,服务也有所改善。不过,私有化之后,铁路的票价也提高了。

  直到今天,英国铁路系统公与私的争论仍未消失。有些人认为国营容易效率低下,服务不易优质,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庞大的国家铁路系统需要统筹协调,不能只看盈利。铁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拉近城市的距离,长远而言可以助推经济发展、创造效益,私营机制难以顾及这些因素。至于服务,有人认为,国营的情况下不妨设计相应的管理机制,以求提升服务质量。(陈济朋)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