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匣子”见证咱“改革大戏”最精彩

2017年10月19日 12:26   来源:中国网   殷建光

  改革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个“节节高”不仅是衣食住行上的“节节高”,也是咱老百姓娱乐生活的“节节高”。

  国庆节,哥哥回家,我们一起聊天。我谈起小时候,哥哥自己做“戏匣子(我们这里人对收音机的称谓)”的事。那个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戏匣子”。哥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就自己做,我在旁边看着,感觉十分神奇,尤其是那个喇叭发出声音的时候,更是感觉妙不可言。这个工作用了好长时间,因为那个时候,找个零件也不是不容易的,只能东找一个,西找一个,往一块凑。最后,还真凑齐了一个“戏匣子”,可惜,就一个频道,只能听一个声音,不过,那已经让我和四姐感到无限的幸福了,当然,也感到哥哥真伟大。

  听着我讲过去的事,哥哥笑了。后来,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是土地实行承包后,我们家里终于通过卖余粮有了闲钱,于是,我们买了一个正规的“戏匣子”,是锦州无线电厂生产的,是“羚羊牌”。我印象特别深刻,是哥哥领着我去供销社买的,还记得哥哥打开后盖仔细观看,然后,拧动两个按钮开关、调节声音大小,看调频道是否灵敏。听我讲到这里,妻子说,这个“戏匣子”我们还有呢。果然,他从一个木厨子里给我们找了出来。

  看着满身灰尘的“戏匣子”,一下把我们拉回到过去的时代。自从我们家买了“戏匣子”后,我们的娱乐生活精彩充实了。没有戏匣子的时候,我只能听哥哥一个频道的“戏匣子”,然后,就是听父亲给我讲故事。有了戏匣子后,我们可以每天听很多新鲜事了, “新闻和报纸摘要”“午间半小时”“小喇叭”“星星火炬”“评书联播”,小小戏匣子成了我们家最受欢迎的“宝贝”。一般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听;晚上,吃完饭后,听。后来,村里的戏匣子越来越多,成了我们老百姓的主要娱乐工具。我还记得,上学路上,一路听着刘兰芳《岳飞传》去上学的情景,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听这个节目,而且,声音还很大。

  生活越来好,家里的钱越来越多,村里有电视了,我们老百姓的家里也有电视了,黑白的,彩色的,有线电视,网络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多,“戏匣子”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电视机成了我们老百姓娱乐生活的主要工具。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甚至连看电影的人都少了。小时候,村里一说放电影,那真是人欢马叫,本村的人,外村的人都跑来看,可谓热闹空前。现在,再也没有那热闹的场景了,因为老百姓不稀罕了,在电视里什么都能看了。而且,自己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亲情浓浓,其乐融融。当然,这个时候,也发生一些矛盾,比如,大人喜欢看的节目和孩子喜欢的节目不同,以至于大人抱怨,为何要那么多频道。“抢电视”事件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发生过不少。不过,虽然“抢”,但依然感觉很幸福。然而,现在,绝对不会发生“抢电视”事件了,因为人人都有一个“小电视”,就是“手机”,手机里的“节目”比电视还多,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老百姓的娱乐生活真正进入到个性娱乐时代。

  看着眼前的“戏匣子”,感到一种亲切,一种温馨,她如同一个历史的使者微笑着站在我们面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改革开放短短40年,我们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从依靠“戏匣子”到“电视机”到电脑、手机,蒸蒸日上,节节攀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怎能不感谢改革呢?小小的“戏匣子”见证咱“改革大戏”最精彩。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