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处方”的核心意义在旅游之外

2017年10月18日 11:24   来源:东方网   前溪

  中年妇女因为胃部反酸肚子胀气苦不堪言,去过多家医院吃过多种肠胃药都无济于事。上周,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求助吴杰主任,专家不开胃药,而是给她开出旅游几天的“处方”。据统计,吴杰主任每年都要开出近一千个“旅游处方”。(10月17日《武汉晚报》

  医生开处方,患者买到的是药,治病要吃药,这是常识,可“药”却不一定是药品,有时候,旅游也是“药”。只要能够对症下药,只要能够治好病,似乎许多东西皆可成为“药”,就看高明的医生如何使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处方”追求的是治疗而不是“卖药”,当医生以治病为目的,能够排除“卖药”的功利,那医生才是最值得患者尊重的。

  据了解,报道中的那位患者,得的是功能性胃肠病,病根在心理。人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时,大脑的情绪中枢会发生功能紊乱,挨在一起的植物神经中枢就会受到影响,发生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其中控制胃肠的植物神经最容易失调,从而影响胃肠蠕动功能,消化液分泌减少或过分增加,易出现胃部疼痛、反酸以及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让其外出旅游就是治病的“药”,结果患者真的外出旅游,病也真的好了,但对于医院来说,并没有卖出药,也赚不到钱。但对于患者来说,药品吃了没有用,吃再多也无济于事。“旅游处方”完全是站在患者角度考虑,着眼于治好病。这体现了医生的责任。如果站在医院卖药的角度,这位医生恐怕要受到医院批评了。

  在“以药养医”的制度下,再好的医生也往往被逼着成为“卖药医生”,因为医生的所有薪酬都与药品挂钩,有时候明知道患者不需要吃药,但却要违心地开药,多开药。现在不再是“以药养医”了,不再以卖药为目的。那么医生也就能够回归治病救人职能。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医生都要开“旅游处方”,如果医生乱开“旅游处方”,显然是不行的。比如患者身体无力,你却要让其外出旅游,不是害患者吗?

  “旅游处方”的意义不在于“旅游”,而在于为患者着想,而在于对症下药,在于具有高明的医术再加上高尚的医德。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恐怕是开不出“旅游处方”的,自然也不会为患者着想。“旅游处方”其实和那些好医生开出的“小处方”一样,治病不一定要高价的药的,也不一定要开出“大处方”。一些医生开出的“小处方”,患者只花极少的医药费就能够治好病,这种替患者想着的医生自然赢得患者的尊敬,相比之下,那么医德差,什么都要进行大检查,且只顾着开药的医生,是难以获得患者的认同。

  “旅游处方”让患者感动,让患者体会到医生的人格和职业道德,这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崇。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