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和家国情怀

2017年10月13日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中国为什么能?原因或许复杂多样,但制度优势是关键一条。社会主义制度让我们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集中调配资源,将其投入到最紧迫、最重要的大事中去。而如果说制度是沃土,那成就硕果的少不了耕耘天地间的那群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火热的赤子之心是他们共同的品质。正是基于此,我们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兔子逼急了会造桥!”

  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在一档节目中讲述了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很多网友听罢发出了如是感慨。大桥建设之初,我们国家曾找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外海沉管安装公司,但这家荷兰公司开出1.5亿欧元的天价。谈崩了之后,中国人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自主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实际上,让人惊艳的中国工程又何止于此?放眼望去,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众超级工程正接连亮相,造福着中国乃至世界。

  频传的捷报,让“世界工程看中国”渐成共识。这些中国制造之所以举世瞩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们实现了技术大突破,走到了行业最前沿。比如,“FAST天眼”捕捉到1000多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让中国成为看得最远的国家;“墨子号”卫星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填补世界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条深埋隧道……一个个国之重器成为当前中国科技水平、制造能力的最好代言。而更令我们骄傲的,是这些成果的诞生过程。面对技术封锁,中国人自力更生、后来居上,这些超级工程不是某项技术、某项产品的优化改造,而是从零开始、填补空白的原始创造。

  为之惊叹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追问:中国为什么能?原因或许复杂多样,但制度优势是关键一条。社会主义制度让我们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集中调配资源,将其投入到最紧迫、最重要的大事中去。靠着这个法宝,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连火柴、钉子都无法自给的窘境之上,“勒紧裤腰带”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工业门类。今天,也还是靠着这个法宝,一个个超级工程拔地而起。比如,为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顺利安装,有关部门协调七家采砂企业、两百多艘船为之停工,这放在许多国家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周章。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所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这样的全面统筹下,共识得以最大程度地凝聚,干成大事也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制度是沃土,那成就硕果的少不了耕耘天地间的那群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这样的话中国人都不陌生,但不走进岁月深处,我们永远不会了解,这份情怀是如何被那些人用一生去践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心怀科学报国志,30年未踏入家门,毕生信念就是要把核潜艇搞出来;“风云四号”的首席科学家华建文曾深情感慨,这辈子能啃下这块让美国、欧洲望而却步的硬骨头,值了……尽管立足的领域不同,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火热的赤子之心是他们共同的品质。正是基于此,我们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释放出了惊人的发展动能。

  从学习、跟随到追赶、超越,今日中国正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港珠澳大桥等例子反复证明:一个民族不能总用别人的昨天来装饰自己的明天。没有国家甘愿把核心技术拱手让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学不到的。倘若自主创新突破不了,跨越式发展永远是天方夜谭。尤其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原始创新、技术突破等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提出“美国创新战略”,欧盟启动“地平线2020”科研计划,俄罗斯发布《2018年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各主要经济体正铆足干劲、加紧布局,力争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在这样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我们尤须坚定不移、沿着自主创新道路走下去。

  从没有现成的星辰大海,只有被逼出来的奇迹。一定意义上,应该感谢那些拒绝者、封锁者,坚定了我们走出自己那条路的决心与意志。未来道阻且长,呼唤我们保持定力、拿出耐力,不断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拿出更多创新创造成果,用过硬的实力支撑起蒸蒸日上的中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