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关键要落地生根

2017年10月11日 09:59   来源:东方网   叶祝颐

  记者日前获悉,浙江省高校2011—2015届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创业率,分别为3.8%、4.42%、4.63%、5.02%、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免除大学生创业者后顾之忧,浙江省大多数高校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经批准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学生可根据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休学年限,办理相关休学手续。数据显示,88.7%的高校建立了学分转换制度、77.5%的高校建立了弹性学制、85.9%的高校建立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制度。(10月10日《浙江工人日报》)

  大学生思路灵活,接受新生事物快,创业创新意识强,已经成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和大学生“创客”群体,抢占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制高点,显得十分重要。应该说,浙江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既是大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和浙江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积极扶持息息相关。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在此之后,许多省市陆续出台政策,规定修学创业可以计算为学分。教育部41号令又提出,健全休学创业的弹性学制。不仅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创业,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

  创业可以计算学分,休学创业也被开绿灯。这对于点燃大学生创业热情,为社会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特别是对于那些创业与学业不能“鱼和熊掌兼得”,想创业又有后顾之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创业率毕竟不等于创业成功率,特别是休学创业是一把双刃剑。休学创业闸门开启后,会不会引发学生休学创业潮流,影响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呢?创业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不是创业实践体验这么简单,创业毕竟需要考虑项目、市场、场地、人员、资金、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较好融入创业大潮,什么样的项目有市场,有前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大学生未必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如果有学生凑热闹,赶时髦,或者仅仅为了学分等利益关系去创业,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甚至是虚假项目,怎么办?

  对此,教育部不仅要有整体制度框架,也应有比较明晰的路线图和周到的制度安排,高校要通过制度的力量甄别凑热闹者,假创业者,优化休学、复学办理程序,开设好创业指导课程,当好学生的创业参谋,精心推荐有发展前途的创业项目,真心实意帮扶想创业,愿创业,有思想,有闯劲的大学生。政府要积极推进创新型产业引领工程,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和银行等公共服务行业,在企业、项目注册,税费减免,贷款发放、政策倾斜等方面也要体现责任担当。

  高校毕竟是大学生的娘家,大学生休学创业以后,其他地区高校也要像浙江高校那样完善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创业的情况,对创业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把高校的技术优势通过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转化为优质创业项目,并畅通和创业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通过有效沟通,让家长理解、支持孩子创业。

  大学生创业也离不开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家的支持。企业都是从小到大慢慢发展起来的,创业其中酸甜苦辣况味企业家都知道。企业支持学生创业者一方面可以弥补自身在新技术、新思维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人生阅历、企业管理等方面积累经验,获取筹码。两者完全可以互为补充,实现双赢。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业关键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管是谁,开启创业征程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在校大学生在决定创业时要深思熟虑,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政府部门、银行,企业、家长、社会都要以积极心态看待、引导大学生创业,形成帮扶合力,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