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准确到刻骨铭心的小人物(图)

2017年08月29日 14:00   来源:光明网   刘巽达

  夏日的深夜,我从影院出来,还尚未从剧情中走出,满脑子是主人公李·钱德勒的形象。这个“小人物”,塑造得太精准、太到位、太感人了。导演将这个“房屋杂修工”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一点都不着急,但是通篇隐埋着绵密的心思,既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高调的煽情,却让观众跟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而沉浸其中,产生刻骨铭心的感受。其间的度把握得恰恰好,以至于让这两个多小时一点也不显漫长,甚至意犹未尽。对一部较长的影片来说,几乎是“卡西的独角戏”的剧情,能够留住观众的心,也显示了导演非凡的功力。

准确到刻骨铭心的小人物

  我在想,这个气质独特的演员,面对没有所谓“夺金时刻”精彩桥段的剧情,却能沉稳地把持好自己,把情绪慢慢渗透到每个镜头里,这样的表演功力,简直是无与伦比。那份克制和矜持,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使得每个镜头都充满了张力。他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好几处令我动容。

  比如,在警局的那一幕——主人公由于醉酒,外出买食品时忘了在火炉上放上隔火板,结果酿成了火灾。当他返回时,看到了孩子葬身火海的悲惨一幕。在警局,警察向他了解情况,他恍惚地叙述,呈现出一副准备坐牢的姿态。但出乎意料的是,警察竟然说,这个意外过失不足以让他坐牢,马上放他回去。这时候,他愣了,一时莫知所以,觉得自己罪恶深重却不予惩罚,自己心里这道坎过不去。于是有了这个镜头:他突然去拔警察的枪,迅速对准自己的脑袋开动扳机……影片用这样的细节表达主人公的绝望,准确和传神极了,可谓神来之笔!

  还有一处也很感人:主人公在故乡遇到了因火灾而伤心欲绝离他而去的前妻兰迪,兰迪此刻已经为他人妻和他人母,四目相对,无语凝噎。这时兰迪饮泣着请李原谅——当时因为他的罪过太大,她实在无法原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看到李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想到当时李虽有过失,但也同样痛苦,她表达了那份忏悔之情。而李呢,用一以贯之的木讷和寡言,安慰着前妻,他不但表示理解兰迪的行为,还真心祝福她。他们嗫嚅着互相表达了对对方的爱,然后李毅然掉头离开……戏份虽然不多,但是演员对人物情感的精准把控,演来令人泪奔,这样的对白和彼此到位的表演,让人性得以升华。

  这样貌似沉闷的电影,特别适合在电影院里、在大屏幕上看,让你沉迷于镜头、音乐以及人物的命运中。此片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范例:如何将一地鸡毛的琐事和并无惊涛骇浪的小人物,编织得引人入胜。当所有的细节都极具真实,演员的表演精准到刻骨铭心,观众就容易被角色带进设置好的情境,喜怒哀乐与共。

  回家后查了该片的获奖情况,令我确信它实至名归:它几乎囊括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英国独立电影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等所有重要奖项。这是它应得的,也让我更加确信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主流电影和艺术电影,虽然没有一时间轰轰烈烈的大票房,但它具有持久的口碑。它将长销,因为具备经典的特质,也将在影史和人们的心灵中留下深痕,这才是最要紧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