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支付怎样改变“现今”?

2017年08月15日 07:29   来源:解放日报   ■叶德磊

  过去,人们出门时如果不在口袋里放上一些现钞,难免会感觉缺少安全感。但现在,人们随身携带的现金越来越少了,凭借一部手机就能自如地吃喝玩乐。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相关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人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货币的支付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特别是,发展迅猛的手机扫码支付,已经并将继续带来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影响和金融影响。

  手机扫码支付可能会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心理学者分析指出,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会使人直观感受到消费造成的现金减少,从而可能促使节制消费。而手机扫码支付容易让人产生不太花钱的印象,从而消费时会趋于“大方”。

  一定程度上,手机扫码支付还会改变货币需求。举例来说,一个小镇上有100户家庭,假设每个家庭过去每周平均在身边保留500元现金,那全镇居民每周保留的货币就为5万元。当手机扫码支付方式流行后,每个家庭每周平均只会保留100元现金。这样,全镇居民每周的现金需求量就会降至1万元。

  现代货币支付方式还增强了货币的区域间流动,大大提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例如,在上海的甲先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将1万元迅速转给在北京的乙先生,乙先生又能马上将它付给在拉萨的丙女士。如果运用传统的支付方式,这一过程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天乃至几周时间。货币区域间流动性的增强,显然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便捷。

  理论上讲,现代货币支付方式还会让预估、测算货币需求显得更加方便一些。在传统的现金支付环境中,许多货币交易是没法“看见”的。同时,传统现金支付环境中的许多货币会在经济正常循环体系之外沉淀下来。例如,麻将桌上的货币量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这部分货币通常既不通过储蓄进入银行系统,也不通过商品买卖进入正常的消费领域,而几乎一直沉淀在正常的经济领域之外,体现为正常金融循环中的一种“漏损”。

  实际上,现代货币支付方式也预示着货币形态本身会发生变革。既然现金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少,那未来还有必要一定采用印制、铸造和保管成本很高的纸币、硬币吗?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根据新的货币市场形势,正在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央行也正在加紧研究数字货币问题。事实上,现在的股票就早已是数字形式了,是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符号、一种记账。股票可以如此,货币有何不可呢?当然,数字货币也有一个合理发行量的问题,也会有准备金制度。

  总之,现金的“消亡”还值得深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货币的形态不会一成不变。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